你为“免费”准备好了吗?
(2012-10-17 12:12:0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系列 |
武汉宣传刊用
这次国家给小型客车出行度假免费高速,相当于向富裕或比较富裕的人群发放红包。但享受这份福利并不像小孩在长辈面前领取红包那样简单,私家车主及眷属们事实上接受了一次考试,看你文明素养如何?结果全国一“堵”见风采:高速路变成垃圾场,秩序大跌眼界。
有论者分析免费开放高速时,政府没有充分预计到亿万公众对此类公共福利的饥渴程度,政府及时调整,如对小型客车不再发卡,直接抬杆放行,这是人民之福。但是,作为福利分享群体中的每一个人,你是否作好了主观方面的准备呢?
在车流拥挤时,会不会主动避让;在堵车滞留时,能否不污染路面;在景区疏导面前,是否自觉服从调度;在排队长龙时候,能否不插别人的队;在发生碰撞和纠纷时,能不能冷静处理;在有人求助时,能不能伸出援手;在景区混乱时,能不能保持理性;在发生危险时,会不会合理求助;在个人利益受到侵害时,能否正当维权。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别以“占便宜”的心理,不识时务地去赶热闹。
可惜,这次全国大考,号称中高收入群体,并没有足够显现与经济实力相应的文明素养。“我遵守别人不干,那我不吃亏了。”国人吃免费大锅饭的劣根性,给同样准备不充分的公共服务工作增加了更大的压力。时时争先,人人要强,与游人有关的恶性纠纷时有发生。从有关资料看,很难说华山上几万人滞留不畅,完全是景区管理方面的原因。
与免费高速形成无形呼应的,是深圳一家比萨店开张,推出随喜就餐策略,让食客随心情付钱。面对“免费餐”,有人狂吃狂喝后抹嘴而去,多数人吃完就走,三天仅收一层钱。有网友拿美国超市比较,人家没有营业员,进去后买了东西自己把钱投进去。这种超市经久不衰,而且不设摄像头。
其实,类似的“美景”我们中国也有,在拉萨的布达拉宫、日喀则的扎寺伦布寺、西宁的塔尔寺看看,那里的香火钱,并不像内地寺庙里的功德箱一样,“小孔进无孔出”,防范小人,而是用岔口的盆子装着的,捐多少,换零找零,全凭良心,那里也没见摄像头。
美国是一个从法律制度到社会伦理都形成了“收银机”一样机制的社会,人性的弱点早就受到制度与文化的防范和制约,而藏区人世世代代更是以其所有侍奉佛祖为荣,在佛祖面前,金银财宝算不了什么,一个机制,一个文化,如果我们都不具备这方面的底线保障,想在“免费”面前坐怀不乱,谈何容易。
今后,公共福利会越来越多,而享受公共福利需要相应消化能力。公民素质怎样重视都不为过。就私车免费出行来说,如果我哪一天拥有了装备,当自省个人软件是不是配套。按喜进餐如果碰上了,我希望不是我一人按良心付费,成为少数恐被人笑话,而动摇我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