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清玄和余敏洪对“小草”的态度

(2012-09-10 23:01:02)
标签:

杂谈

分类: 哲思系列
在一个竞争压力巨大,恨不得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怎样认识和对待“小草”的存在和价值,是衡量和检验人们精神价值取向的试金石。但也不是非此即彼,非白即黑。也许我们在不同语境下,读到绝对相反的论述,我们都很难否决。在我的阅读范围内,就有两个名人因为“小草”进行过他们都不曾感觉到的隔空对话。一个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他是“小草”的推手。一个是大陆新东方教父余敏洪,他是“大树”的拥趸,自然视“小草”为敝屣。
余敏洪的那个著名的《树草理论》,就是主张人们应该选择大树一样的生活方式。你可以长成参天大树,很远人们就能看到你。活着是风景,死了也是栋梁之材。要放弃像“小草”一样卑微地苟活。林清玄通过“文殊菩萨”的口说:“天下没有任何草是不能做药的;如果有一株草是无用的,那是它的价值还没有被发现。”但是,并非所有的花都是能够用做药。更别说有些花还有毒。绝大多数的树都没法做药。而几乎树树的身上都必然会长疙疤与虫。说到“小草”,我们心中自然会响起那首“没有树高,没有花香”的小草歌。
我对台湾作家林清玄其人及作品尚不够了解,但从价值层面来说,他对“小草”的认知和褒奖是经得起历史拷问和哲学审视的。当然,肯定“小草”的价值,并不主张以否定“大树”和“香花”为前提。对中国青年教父级人物余敏洪其人其事,我和大多数年轻人都耳熟能详。尽管现实的人不得不佩服他本人从草根到精英的传奇,但稍持理性思维,就很难足够认同他的“树草理论”了。正如“新东方精神”的批判论者所说:“追求卓越,挑战极限,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类似精神激素,具有煸情色彩。余敏洪的“树草理论”同他的实践一样,是一种富有理想主义的“实用主义”,没有普遍的意义和终极价值。
所以,我认为大多数人,普通人仍然要持“小草”情怀,对社会人群经常要有一个橄榄球形的估价,然后确定自己的所在。但是,这样的一种淡定和宁静,绝不是主张有鸿鹄之志的人自我阉割、自废武功。所以,我最近在为《武汉宣传》撰写社评时,热切希望《有志青年要探寻卓越的创业之路》。希望青年人中的优秀群体追随创新创业大师乔布斯的精神,投身创业导师李开复门下,“要打造传世公司,创造伟大产品,融入人文精神”。
老天造物,身不由己。大树莫骄狂,小草忌自卑。笔者主旨仍然是提倡“小草”情怀。这里引用有论者对林清玄有关“小草”散文评论的一段话:
林清玄的散文通过“文殊菩萨”的口说出的另一个道理,“天下也没有任何烦恼不能转成智慧;如果有烦恼是无用的,那是它还没有得到转化。”“小草,提炼而成良药;烦恼,转化而成智慧。”莫要去跟那些自己比不得的东西或比不得的方面一个劲儿地囫囵攀比,这是往往太普通、不显眼、不好看的事物发现并发掘自身价值理应去在意并重视的一条重要路径。正如林清玄的文中所言:“未转化提升的烦恼,是为‘业障’;转化提升的烦恼,是为‘境界’”。有了境界,还用得着去郁闷发愁自己“没有花香,没有树高”吗?
 
余敏洪的“大树小草说”:
 
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你毕竟是一颗草。你吸收阳光雨露,你是你长不大,人们可以踩你,但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让他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仍然能够吸收泥土中间的养分。你也许两年三年长不大,但是十年八年二十年,你一定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在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够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一片阴凉,你能帮助别人。即使人们离开你以后,回头一看,你依然是地平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树,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
 
 
歌曲:小草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
    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从不寂寞从不烦恼
    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
    春风呀春风你把我吹绿
    阳光呀阳光你把我照耀
    河流呀山川你育哺了我
    大地呀母亲把我紧紧拥抱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
    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从不寂寞从不烦恼
    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
    春风呀春风你把我吹绿
    阳光呀阳光你把我照耀
    河流啊山川你育哺了我
    大地呀母亲把我紧紧拥抱
    大地呀母亲把我紧紧拥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