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征集民意为何不要一个官员?
(2012-08-02 10:12:35)
长江商报网址:http://news.cnxianzai.com/2012/08/421220.html
深圳报业集团向市民征集“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决定深圳十大观念最终名单的权利,一半在参与投票的网民的手里,一半在由15名专家组成评委的手里,而在评委里,“一个政府官员也不要”。(8月1日《中国青年报》)
尊重民意和专家都对,这是公民社会的基本要求。但是,发扬民主并非一定要排斥官员。按照“有代表性,对得起深圳过去30年”要求,对于涉及一个城市精神层面的大型活动,官员一个不要,是不是有损代表性?何况官员也是市民,有些官员也是由市民成长起来的。
一个官员也不要——如果是媒体的意思,委实过于霸气。如果是官方姿态,疑似没有自信。其实,只要制定好官员参与评委的规则,如比例和结构,不拍板,不当老大,官员就成不了洪水猛兽。有些官员不一定具备当好评委的素养,但这不应是概拒官员的理由,如网民投票,你不能设制限制官员的门槛一样。
拒绝官员参与,是否涉嫌身份歧视?不是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优良么?不是干群关系得到了改善么?对官员与其“冷落”,不如让其在民主程序中经受洗礼,反而会得到真正成长。
如果官员不改长官意志,你明里拒绝,他暗里发功。几年前,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的头,一律改由非行政领导的专家兼任。但是,没有真正实现观念转变和工作模式改变,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并不鲜见。
尽管网络投票和专家投票有9条完全重合,但不能说没有官员参与的东西就一定完美圣洁。事实证明,最后公布的“深圳十大观念”,仍然有很多缺憾。如果官员参与评委,非议或许会更多一些,但民意会更完整一些。
政府自身要低调,官员本人要自律。然而,体制之外的机构可以要求政府尊重民意,但你要将政府放在应有的法律地位上,对政府过度防卫,这不是监督政府,仿佛是“去政府”。
有趣的是,“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一观念最终没有“入十”,被认为是没有政治文明内容入选的一大遗憾。但很少人有意识到,这一条适应普通公民,也应该适应官员。看来,政治文明在深圳十大观念缺位,不是没有道理的。
新闻材料:http://zqb.cyol.com/html/2012-08/01/nw.D110000zgqnb_20120801_2-09.htm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