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就业该往哪儿靠?
(2011-12-27 07:24:0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系列 |
不论是上大学选择专业还是大学毕业后选择工作,QIN有一个明显的倾向,那就是不愿意选择比较虚的专业和职业。一如他在基础教育阶段,尽管他的学业是靠竞赛起家的,但他压根不想读什么竞赛班,认为基础全面更重要,连奥赛金牌教练当初想收至门下,也被他配合我们父母婉拒了。
本来,他大学实习的公司是世界著名公司劳斯莱斯的科研开发部门,他在这儿工作了半年,算是在这儿比较深度参加了一些具体技术项目的研发。照他的说法,实习只有达到一定时间,别人才可能让你做点象样的事,如果只有两三个月,你可能只能打打杂了。在这儿,他承担和参与的项目得到部门主管的一定认可,后来在别人的鼓励与指点下,研发成果正在申请专利。
我说,那你就争取在这儿就业啊。儿子说:“算了。尽管我实习情况还不错,但不论是实习,还是工作,这而都是博士集聚的地方,我在这会就是低层次了,自知之明吧。”我说:“那你就到金融系统去吧。”
这个建议是我们经常提及的,他知道我们的参照系,就是那个WC,曾经关照过他的一位学姐,大学一毕业就去了瑞士银行在该国的总部工作,一开始就年薪50万人民币,很是叫人羡慕。可是,儿子却说:“我一直对到金融系统不热心,你们也许不理解,我今天给你们说说我的真实想法吧。”
他说,到那个行业工作,自然美誉度和收入都会让人增面子,我的同学很多也是这样选择的。但是,我本人从内心排斥这样比较虚拟的职业。世界财富本来主要是靠实业发展增加的,可是一些金融家们,却靠他们手中的数字游戏,所谓金融产品,变去变来,就把自己的资产变大了,把财富变到自己的荷包里了。我虽没有学金融,但全世界都看到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就是因为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大家们的私欲加“算术”,才让这个世界遇上世纪一劫。欧洲许多国家的债务危机也一样,差不多都是“虚拟经济”惹的祸。相反,欧洲经济的中流砥柱德国,却是一个靠实业立国的国家。你们听说过吧,它们工业制造业一直非常发达,这个国家甚至不时兴炒股。现实中,增加社会财富的主要还是靠实业,靠实实在在地创造价值。金融或虚拟经济中,寄生性越来越严重。如果都想靠玩弄数字,而且是为了自己利益,这世界经济不出问题才怪。
他最后告诉我,说我上次写的“每个人的职业都应该是自己的心灵大业”那篇文章所反应的择业取向,他完全认同。工作,不仅是为了赚钱养活自己,还要与自己内心的追求契合,我的想法,就是想做与实体经济有关的工作,期待自己亲手出品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我说,你这样的想法,在国内就业环境下也许是幻想。在国外,你也许有这样的空间吧。他赞成。
从价值取向来说,我完全赞成他不入俗流,坚持自我。但我还是提醒他,当你选择的职业导致你与同齡人在财富积累和生活质量有落差后,你可不要后悔啊。我问他,你的想法是不是在你们这个群体中占主流呢?他说不一定,这只是我目前的想法。毕业择业还有一段时间,我还有回旋的余地啊。
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20108/ctdsb1620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