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江河还是大海的泳手?
(2010-10-17 17:39:5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系列 |
如果不是靠“独门铳”(如体育和艺术生)过关,凡属基础好的高考生上大学选择专业时,许多家长希望选择一些带有综合性管理性的专业,生怕自己的孩子今后只能成为某一方面的“工匠”,而“被治于人”。这是一种普遍心理。
我的孩子当初或许基于同样的想法,在考虑了奖学金的前提下,首先选择了一个喜欢的工科专业后,又准备选修一个带有综合性管理的专业。深度和宽度结合本是个不错的规划,但选修课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至今是为遗憾。
然而,由于每个家庭对唯一的孩子寄予的希望过高,对自己孩子的潜质价值的评价往往偏高。结果有些适合做专业工作的或者只有某方面特质的学生却选择了综合性很强的专业,铁钉当栋梁,专才被通用,也这是遗憾。
如果能够对孩子的天赋与潜质作出客观的估价,为孩子“下水”是选择海洋或是河流,才能作出正确的导航。作为已经成年的孩子来说,大致上明白自己是“道”还是“器”,未来社会中的预期角色是什么,会对人生进行有效的规划,以免少走弯路。
我的两个朋友,一位医院院长、一位脑外科专家,如果按他们的性格和潜质,他们都不是做现有专业最合适的人选,倒是当市长、县长、局长,做官员的好坯子。可惜,他们在计划经济时代被错误地规划并导入了对他们来说并非最适合且相对狭窄的领域。
叔本华曾经说过,一些头脑天赋极强的人,应该避免朝一个方向走得太远而迷失在某一个专业里,或者是少为人知的领域里面,不要太过纠缠某一学科之中的某一专门领域,更不要钻那些琐碎的牛角尖了。他们应该去解决重大的难题,多涉及这个世界普遍和总体方面,也是更困难更有价值的方面。他们应该尽可能地扩展视野,兼顾多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