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君鹏害惨考生”是教育欺穷?
(2010-01-30 10:35:13)
标签:
教育城市学生武大贾君鹏自主招生杂谈 |
分类: 教育系列 |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
发生“贾君鹏网络事件”时,曾听说逼疯了一个真叫贾君鹏的少年。如果说那是一次江湖“俗杀”,专家门拿这个子虚乌有的网络人物继续为难青少年,就是一种校园“雅杀”了。这件事让我想起了两个正在读重点中学的侄子,他们家里经济条件都不好,都没有电脑,至今尚没有染上“网瘾”去泡巴。如果学习确有必要,我就会让他们来家里使用电脑,至今我庆幸他们在网络世界还能保持这个可贵的底线。可是,如果让他们遭遇到“贾君鹏”,很可能也会是手下败将,而被人称为“书呆子”。
更惨的不是他们,应該是广大农村的学子,他们中的绝对多数人根本没有条件上网,没有城市学生获取信息多得多的渠道。你跟他们提贾君鹏,不止是答不上这道题,无疑对他们的身份与背景是一次“消极暴光”,因为这是他们的“软肋”,所以是一种心灵的伤害。正如来自农村的学生网友所说:“不知道在自主招生的时候,武大有没有考虑过我们农村的考生,平时看电视都少,这些更别说上网了,各方面条件都比不上城市考生,这些网络热词何从得知呢?这样的自主招生是要把我们鄙弃在象牙塔外吗?”
还听说也是哪所高校的自主招生把时下风靡网络的“偷菜”游戏当考题,同样让农村学生哭笑不得。这不仅让他们现出了“网络弃儿”的原形,也在道德观价值观上陷于困惑。很多农村孩子当不起“贾君鹏”,也没有条件当“贾群鹏”。偏远或困难些的,也许要帮父母种菜摘菜,也许放学后要捞猪草挖野菜。不是妈妈喊他们回家吃饭,而是他们要带弟妹玩耍,或者是孩子们做好饭等地里的妈妈回家。如果把农村孩子这种真实生活当作考题,城里孩子的想法与感受大概一样无奈与失望。可惜现代话语权不在农村和穷人。
贾君鹏之类的题目不是不可以考,而是不适应作为不分农村城市学生的必答题。曾看到过国内外类似的试卷,如果受众不单一,人家一般是一种全方位广覆盖的选择题组合,或者是一种开放性题型,让你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着力点。这样的出题并非什么高难问题。
据说,武大自主招生综合能力测试题目向来以出题灵活见长,但把贾君鹏作为考生面试抽签回答的唯一题,貌似前卫,确有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