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美林为何没找张艺谋扯横皮?
(2008-08-23 17:30:58)
标签:
身边的奥运奥运会开幕式张艺谋福娃韩美林闭幕式文化杂谈 |
分类: 时评系列 |
关于张艺谋的奥运会开幕式,时间隔的越远,人们的评价可能越客观。看来,不论是罗格、萨马兰奇,还是其它艺术权威人士,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甚至有人预言4年后的伦敦奥运会将无法超越,这也影响着我们普通人对开幕式的感觉。有一个著名的质疑也有了答案,那就是整场开幕式没让北京奥运会吉祥物露脸,有人预料“福娃之父”韩美林一定会找张艺谋扯皮。半个多月过去了,韩美林在此期间主动接受媒体采访,间接道出了福娃无缘开幕式的个中缘由。
韩美林老师说:我在接到与奥运相关的任何任务时,都想着要把中国元素放进去。福娃包含了中国古老的文化,包括6000年前的彩陶文化,2000多年前的青铜文化,还有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但又不光是中国元素,也包括世界元素,融合了绿色、和谐等理念。福娃是按照五行金木水火土进行设计的:鱼,水上运动的高手,代表水,我们用中国画手法、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把水的元素放了进去;大熊猫,来自森林,代表木;奥运圣火,代表火,火是人类文明的起源;藏羚羊,来自青藏高原,代表土;燕京,谐音为金,代表金。它们的原型和头饰蕴含着其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关于燕京代表金,利用谐音,照中国文化还解释得通。外国是无法理解其中蕴意的。关于绿色、和谐理念是世界元素,不敢苟同。老庄的自然观和古代的和谐文化本来是非常丰富的。)
选择五个娃做吉祥物,我抓住了人类的本能。有人说,韩美林设计了这么一大堆,真会赚钱。我是个艺术家,不是商人(据说稿费只有一元钱),我没别的想法,只要能让60%人喜欢就行了,因为众口难调。
中国有句老话,叫众口难调,说句不好听的话,叫七嘴八舌。设计过程中肯定是酸甜苦辣都有,哪个国家都一样。艺术强调个性、独立性、民族性,大家可以用一样的牙膏、全世界可以都喝可口可乐,但艺术不能全世界都统一。设计过程中最头痛的是,遇到的很多意见都很抽象,比如有人的评价是“不生动,太呆板”,有时是窝着气来修改。设计奥运吉祥物,不是艺术家爱怎么发挥都行,不可能给你广阔天地,这使得设计非常作难。
5个娃为何头上放这么多东西,因为众口难调。灵感来自于中国的虎头帽,一个老虎头,上面从算盘到铜钱,滴里嗒拉都往上放吧。因为各方面意见太多,我实在受不了了,就放个帽子,给我卸了很多包袱。鱼就是彩陶文化,敦煌也放进去了,最后就是这样子,众口难调。这孩子头上戴这么多东西,我都觉得累。
假如让我设计,像我这么调皮、这么活泼可爱的性格,这五个娃肯定会设计得更好。比如我原来想完整展示“金木水火土”,但后来演变成“北京欢迎你”。还有龙,我很想用,但上面有人说不行,西方认为龙是邪恶的,(他向记者出示设计的福娃“欢欢”原稿)你瞧这“欢欢”头上,原本藏了一条青铜的小龙,可惜被看出来了,不得不拿掉,其实后来萨马兰奇、罗格都没说龙不好。
金木水火土这5个元素,相濡以沫、相生相克,而且非常简练,代表几千年中国文化、中国哲学,是中国对世界的理解。如果完全展示金木水火土的理念,可以放进射日、补天、封神榜、山海经等内容,很自然地在一起。
比较作难的是有关方面非让我们放个鸟进去,开始说让放鹤,我说不行,首先得考虑到孩子,鹤嘴这么尖锐的东西,绝对不能用作玩具,这个扎孩子的眼睛啊。得亏我们创作组的年轻人脑袋瓜好使,他想到燕子,北京是燕京,奥运会正好在北京开,绝了!福娃从表面上来讲至少有60%的欢迎度。
看来,这五个福娃是围绕主题的集体创作,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浓缩符号,要取悦于中外各种文化,要艺术家和老百姓的齐声赞叹,的确不容易。这很像某个笔杆子代表单位写篇经验材料,初稿出来后,照例要拿出来叫懂不懂写文章的各色人等(尤其是领导)讨论,你主要构思者的想法别人不一定理解,包括你非常独特的观点与理念,但超出你想法的意见必定会很多,你还不得不听,执笔者只有放弃自己的原创思维,窝着一肚子火当别人的枪手,修改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东西。很多时候,这种方式是弄不出什么优秀文章的。这五个福娃就是一篇这样的稿子,不要说老百娃不满意,就是主创的韩美林自己都不满意,相信艺术家张艺谋早已听进了耳朵,就干脆不拿出来招惹是非了。
估计开幕式不会听取更多民意,为了有一份惊喜的效果,全世界都愿意为此遵守一种“处女”默契(韩国人除外),其立意构思形式就靠主创人员的艺术素养与决策胆略了。尤其是点火这样的核心内容,完全靠以张艺谋为首的几个人艺高与胆大了。明天,张艺谋的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大作又要与世界见面,不断孕育着新的希望的鸟巢,在本届奥运的最后时刻,将要上演怎样的狂欢大Party,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