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铁娘子华丽转身前怎样谢幕?

(2008-03-07 00:01:57)
标签:

杂谈

吴仪

分类: 时评系列
(锐博观点、文化城市深度阅读栏推荐文章)
 
题记:今年“两会”已经开幕,电视观众已经不易看到近几年活跃在中国高层的那位杰出女性的身影了。一种不舍和遗憾的心情,诱发我将上月一次会议的所见所想整理出来,以表达我对她的敬意。
 

中国铁娘子华丽转身前怎样谢幕?

 

中国副总理吴仪(资料图)  

 

今天,我与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离得很近。她在主席台,我坐第二排,并有幸听她讲话约十五分钟。这是一个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保试点扩面会议,四个省市负责人介绍了本地经验,由国务院评估专家组长王东进评估.最后,主持人按程序宣布:请吴仪副总理作重要讲话。我们一般都知道,凡领导讲话没有不重要的.与已关系不大的会议,下意识地让我没有多在意她讲话的内容,而是特别留心抵近观察这位当代中国政坛铁娘子的神态与风采,品味她的政风与会风。 

 

她一头标致型的银色白发,一袭黑色外套,内衬枣红色冬装。当主持人介绍她讲话时,会场照例响起掌声,只见吴仪刚才庄重的面庞顿时绽开适度的笑容,然后注视着主席台下的与会者,开始发表讲话。

 

她手上拿有讲话稿,并不时看看稿子。领导讲话见得多了,一种是照本宣科,除开念成错字别字,几乎一字不差。二种是完全不用稿子或者不看稿子。这种风格的讲话也分两类:要么像脱僵的野马,信口开河。要么象播音员一样,虽然不看稿子,可说话一字不误,让人无法不怀疑是背了好稿子似的。吴仪看稿子讲话,让人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她对这个会议是作了认真准备的,包括这个稿子,为了解决问题,她无需刻意表现自己即兴发挥和胸有成竹。

 

她有时也离开稿子,谈自己极有个性的看法。在讲到个人家庭缴费不能降低不能取消时,她说,可能有的地方不同意,但我们提出来大家可以讨论。从中看出,吴仪并不是那种做会议秘书和稿子奴隶的领导。

 

在大会主席台作会议讲话,不像作演讲可以站着,有一定自由度,一般是坐在主讲席上讲。从台下只能看到讲话人胸部以上的“半身像”。所以,讲话人很难发挥形体语言的作用。有的人正襟规坐,就像一个标准像。而吴仪却不一样,她的双眼时而盯着讲稿,时而看着与会的听众,时儿扫视会场远方,透过她的眼镜镜片,双眼炯炯有神目光如炬,她右手还不时有力地作些讲话辅助动作。

 

吴仪不论是读稿子,还是即兴发挥,都非常自如。读稿子就像即兴发挥,即兴发挥又像在读稿子,浑然一体。“稿子”与“即兴”边界清楚,又显得无缝链接。这两句话正是她自己在讲我国三种医保制度之间的关系时,脱稿进行的归纳,用在她念稿与即兴发挥上,恰巧十分贴切。

 

官场流行一种领导腔,甚至有一种装腔作势的韵律,类似京剧唱腔。这种领导的会议讲话与平时讲话完全不一样。如果平时是中8度的话,会议上一定是高8度。在主席台上,有些领导跟戏子一样完全是另一副神情和腔调,活像演戏。但吴仪的会议讲话就如同平时认真谈话和很投入讨论发言一般,显得由衷而真实.除了她声频语言与形体语言一致,我们甚至可以感觉到她的思维也与之同步,她的整个心情与之同步,而这在很多领导的会议讲话中是感觉不出来的。

 

吴仪的会议讲话还有一个特点,整个讲话没有一个结巴,几乎没有一个多余的副词,如:这个那个,嗯嗯啊啊。内容完整条理清晰自不待说,开头结尾简洁明了,甚至没有可以附着的口语。整个讲话自然得体,无任何雕琢痕迹。也没有任何哗众取宠的喙头,庄重而又生动,流畅而又有节奏。

 

很多会议完全按会议秘书班子编导,不仅组织工作严密没有漏洞,就是观点原则一般都会事先完全统一,会议上不会有什么不同意见。有的会议由于准备不充分出现了不同声音,领导也麻木不仁,或者根本感觉不到,或者会上"装傻",因为领导自己也没有成熟的主见。

 

这个会议上,前面介绍经验的一位副省长,说他们的做法是拿出编制计划进行招考,拿出专项经费供养这支队伍,这本来作了正面的经验,但吴仪在总结讲话时,却脱稿对这个做法表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她认为,解决医保扩面不能按增编进人的传统办法,应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或挖掘网络计算机的潜力,提高效能和效力,降低行政成本。要办一件事,设一个机构配备一批人,这不符合十七大关于行政体制改革的精神。这说明吴仪刚才不是在“坐会”,而是在“听会”,并随时进行着脑力劳动,也表现了她直截了当的性格。

 

这就是拥有众多海内外拥趸,三度位列美国《福布斯》杂志“世界百强女性风云榜”三甲、素有中国政坛“铁娘子”之称的吴仪。聆听她的一席讲话,感到她有一种底气,这种底气来自于她丰富的从政经验与魅力天成的个性,随时的观察与充分的思考。仿佛看到了她当年在中国加入世贸谈判中的机智与风采,她在日本毅然决然拒会小泉的刚毅和果断,她在非典时期奉命于危难之际的沉着与坚定。

 

说吴仪是怎样一种风范和品质,不是普通人的笔力所能及的。笔者试图借用这样一段文字来表达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她的办公室里有一幅基调雄浑的油画:暴风雨中的橡树。吴仪对采访她的记者说,自己原来想要一幅宁静明快的,画家却拿来这幅,说这最适合她的性格。”这或许就是值得中国妇女骄傲的吴仪吧。

 

笔者为什么对吴仪在一个极普通会议上的讲话留下这些散墨?我不认为是自己少见多怪,也不太承认是“为作新诗强说愁”,而是因为这个会议上,作为领导形象与风范,确有鲜明对比度的陪衬。另外几个人的讲话实在是没有什么个性棱角,没有在脑子里刻下一点儿印象。这个会议的主持人至少是个正部级领导,我们看他讲话,就没发现他的目光朝台下看过一眼,而是始终盯着稿子。难怪北京通州那个邓区长在“两会”上讲话时,一个经验丰富的五十余岁的摄影记者怎么也没能拍出一张能看得到区长大人眼睛的照片,最终惹下“莫须有”的罪名。而吴仪在讲话时的形象,深信“横看成岭侧成峰”,怎么拍摄也是一领袖风范帼国风采。

 

另外几个人讲话,你看到的就如同一尊标准像。近处,你还看见嘴巴在动,远处,你还以为是一标准像配上了画外音。更有甚者,一位四十多岁的副市长,在会议上发表讲话,竟是一口方言,一幅乡镇长的气息扑面而来。看得出,他念稿子自己都有些不放心,离开了稿子就“这个这个,嗯嗯哈哈”。都是二十一世纪了,竟有解放初期土改干部的土气;都省部级高官了,在这样层次的殿堂,怎么还有乡村干部的影子。

 

吴仪的平凡与非凡,聊得我晚上在网上搜索了一些相关资料。大家都知道,事业辉煌的铁娘子却有生活的孤独,但喜爱她的国人感受不到她孤独寂寞的气息。在许多场合,她豁达乐观、坦率并不失幽默。近60岁的吴仪很讲究生活品质,听说她的洗脸毛巾一周一换。她很现代时尚,平时也会用手机收发短信。生活中的吴仪就如同普通人一样,离我们似乎很近。而她的领导风范言谈举止神情韵味又离我们很远,是好多人望尘莫及的一个女性偶像。

 

我突然想起,如今,这个气势如虹直爽强硬直言快语的老人,几天后就要离任。被网民娱说为“裸退”的吴仪退休后什么职务都不兼,完全退出庙堂,做一介平民,一种敬意油然而生。几个月前有记者报道说吴仪在表达告别政坛时未现丝毫恋栈情结.今天我要说,她也没有丝毫“末岗临时应付的状态”,一腔民生情怀,没有任何懈怠之意。

 

“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是历史把我推上了这样一个舞台。”吴仪在向公众表达她将告别政坛时,曾请大家忘记她.估计越是这样说的人,人们越难忘记。大家何止难以忘记,还会有一个深深的遗憾,遗憾中国政坛从此少了一个极具个性、充满侠气但也不乏温柔、习惯双手抱拳致意的“小女子”。

 

文章写到最后,我得学本文“女一号”一番抱拳,向阅读此文的网友博友不是致意,而是致歉,因为本文开头所称“与吴仪近在呎尺”,只是一个喙头。其实,笔者只是参加了一个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出于对吴仪的崇敬之情,才作了这样一段追述。

 

特别链接:女副总理的侠骨柔情

         网友拘留吴仪暂缓退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