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评系列 |
重庆市彭水县教委借调干部秦中飞,去年9月因一则针砭时弊的短信诗词被刑拘,继而被批捕,时称彭水诗案。人们不禁联想到了北宋年间发生的乌台诗案,想到了蒙受不白之冤导致坎坷人生的苏轼。一时间,彭水诗案中的秦中飞俨然就是苏轼了。只是他比苏轼幸运得多,不到两个月,彭水县政法机关无罪释放秦中飞,并向他道歉和发放赔偿金。出于社会进步与民意的强大支持,秦中飞得到平反,显然他已经侥幸地结束了当代“苏轼”的使命。
彭水诗案之后,去年12月,蓝庆华被免去彭水县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诗案序曲对于民主法制还没有完全到位的中国,虽然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但在官场的许多同仁们来看,难免有兔死狐悲的感觉,只是大家都藏在心里不说而已。今年2月14日,重庆市政府任命蓝庆华为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在外界对这起任命普遍质疑声中,我们可否解读出上级组织和官员对蓝庆华“遭遇”的怜悯之情:这样的事情要是没捅到社会与媒体,屁事没有。这样的事其实很多,蓝庆华算是作为一个领导干预司法的代表受过而已。背后隐藏着太多的不依法办事的黑幕,只不过没有浮现水面而已。在这样的背景下,你忍心不对蓝庆华表示抚慰吗?于是,重庆市长王鸿举出面表示,考虑到蓝庆华的工作能力,不能让他没有工作,以人为本嘛。
说蓝庆华受了委屈,不是笔者的主观臆想。重庆市委组织部一名工作人员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目前彭水诗案谁应该负责,纪委正在进行调查,还没有作出结论。现在的各种说法都只是媒体的猜测,蓝庆华的工作变动只是换届时期的正常调整。现在还没有任何理由说蓝庆华在彭水诗案中怎么样了,也没有理由说他应该负什么责任。按照这种说法,蓝庆华被免职很可能与彭水诗案并无关系,前段时间群众和媒体的认定,那就接近“莫须有”了。
还有一条近乎当年朝野同情苏轼式的信息,那就是常务副市长黄奇帆说,这是一次平级调动,均为副厅级,但比起原职县委书记的权力来说,小了很多,其中已经有了处分的意思。虽然说中国民主政治进程没有太大的发展,但以权抵责甚至抵罪已经站不住脚了。重庆官方冒着遭受诟病重拾易地做官的做法,在纪律处分上作出退步,把少给权力当处分,留给公众的想象空间分明是:蓝庆华在彭水诗案中吃亏大了。
面对此种迷局,我们不禁要问:蓝庆华反而成了彭水诗案中的“苏轼”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