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晚》是民俗杂耍还是艺术集锦?

(2007-02-15 16:47:55)
分类: 时评系列

核心提示:对相声的宽容意味着对春晚的放纵。

  

关于冯巩情景相声的争议,去年春晚节目评奖就已经很突出了。不过那是侧重于对作品排座次有没有猫腻的质疑。今年,冯巩又将以这种形式登上春晚,在彩排期间这种争议又浮出水面。观众媒体的关注,圈内同行的看法,特别是专家的意见,都是从节目的艺术性角度探讨问题。因为没有评奖的功利色彩,笔者认为这次争议是一种理性思考。

 

对这个问题,草根与精英的看法是有区别的,观众说这明明是小品,专家坚持说是相声。曲艺评论家常祥霖表示,春晚已经是中国的民俗舞台,它不是艺术比拼的舞台,不能用纯艺术的眼光来看春晚的相声。专家还认为,春晚就是要营造欢乐祥和的气氛,节目可以风格多样,用过于苛求的艺术标准来要求春晚相声,是不够宽容的态度。他还认为,冯巩这种表演性的相声出现在春晚舞台上是一种创新的表现。对此,笔者作为与春晚有二十多年情节的普通观众,对相声与春晚的命运怀有一种隐忧。

 

其一,相声和小品的问题。二者还是应该有所区别的,相声以说学逗唱为主,小品以戏剧化表演为主。如果相声加入过多的形体表演和道具,会削弱相声的语言功能和特有的艺术效果,会失去相声艺术的魅力。专家硬说是小品,观众难免有指鹿为马的嫌疑。

 

其二,民俗与艺术的问题。央视打造了二十多年文化艺术品牌,原来只是一个民俗舞台,那不与乡下唱大戏,办庙会差不多,说起来于心不甘。说春晚不是艺术比拼,却是各种艺术形式全国遴选精心打磨的作品,是比艺术比拼层次更高的艺术展示。

 

其三,品质与效果的问题。相声的变脸不仅会引导相声的走向,还会影响其它艺术形式坚持自己的独特方向。情境相声类创新可能赢得一时的反响,却难有持续的效果。不能因为民俗而放弃艺术标准,放弃艺术标准就谈不上品质,更谈不上效果。

 

相声与春晚的命运很相似。两者都曾经得到全国观众的热捧。二十多年后,相声持续颓废,春晚快成鸡肋。相声为了复兴,正在奋力突围,攀附小品其实是无奈之举,但不可能因此重振相声辉煌。春晚也一样,面临着各方非议,那么多文化艺术大腕,年年有人出来希望重震河山,但没有任何一人能扭转乾坤。只好退守到这是民俗舞台这个底线,嘱咐大家以平常心态看春晚。其实是呼吁大家不要以二十多年前的要求来评判春晚。相声要求宽容,春晚降到民俗,那为何央视春晚不海纳百川,把既有广泛群众基础又被人们诅咒为“超级民俗”和“超级时尚”的超女请进春晚舞台呢?照专家们的口气,相声一时半会儿是没得救了,但相声是春晚的风向标吗?

 

在猪年倒数第二天(腊月二十九日晚上),新浪博客首页改版。本博该篇文章荣幸登上改版后首页的重要栏目:观点产经。标题取自最初发表的:宽容相声是放纵春晚的风向标。算作长江短笛辞旧迎新的纪念。谨记。

 

虔诚奉献近期时评心语,恭祝博友春节快乐!!!

 

熊猫凭什么向大家烧香拜年?(最新时评)

没有“笑果”却有效果的《心里话》

情人节将有多少人做出无情的抉择?

农历旧年堪称绝后的“本色”女人

中国女人不优雅的N个理由

于丹心得是否托《论语》自重?

富姐包养黄辉不如包养曹雪芹

拨开《迷雾》,寻找心灵的家园!

贞观理当长歌英主为何早逝?

莫让“郑和式旅游”在太空重演

以美丽心灵拯救受伤的心灵

《春晚》为何不拜“肯德基”为师?

猪年的“恶搞”来得比狗年更猛更早

大陆电影人为何总是自取其辱?

为什么美女们在网络上敢脱敢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