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裔双博士为何不能和洋人坐在一起喝咖啡?

(2006-07-29 01:34:19)
分类: 时评系列

关注双博士蒋国兵多伦多自杀事件之二

 

华裔双博士蒋国兵殒命多伦多,中国北大一年内有7个博士生跳楼。网上和有些媒介不乏有人借此说事,指责中国教育制造了“废品”。说蒋国兵可能是个书呆子,对他面对困境不堪一击、自寻短见,放弃对家人和社会的责任进行责难。

 

逝者为尊,是从感情上不愿意惊扰逝者,伤及与他相关的生者。几天来,笔者通过网读报读,认为蒋国兵在国外自杀与国内相同事件,肯定找得出许多共同的主客观因素,但也不愿苟同那种“归因中国教育论”和对他过分的指责。

 

蒋国兵是恢复高考初期的状元,他当初生活学习的环境还没有形成今天应试教育对学生的桎梏,他在小学和中学的表现,照今天看来还是相当“素质化”的,在大学及读研读博后,其思想性格也较为健康,正如他的好友说,他忧国忧民,爱好世界和平,总想把自己的才华贡献给社会。对家庭和亲人有责任感。他平时表现出来的理想和情操,并没有预示他是如此这般的末路,“归因中国教育论”和对逝者的指责有失公允和理性。应当引起我们深刻思考的是,中国人融入西方社会为什么如此艰难?中国人究竟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才能“与洋人坐在一起喝咖啡”?

 

可以说,漂到海外的中国人,有的付出了巨大的财力投资,也许是倾其所有,也许是累及全家,也许是牵扯亲朋。有的是花费了最大的精力,很多人是人到中年才拿到“船票”。令我们国家和民族隐隐作痛的可能是,大凡到欧美发达国家去的中国人,很多都是我们国家各个方面的顶级人才。网上有句话虽不足为凭,但至少反映了一种倾向,“清华为美国培养工程师,北大为美国培养太太”。最近从蒋博士事件得知,蒋国兵自杀后,能够在加拿大召集到的清华校友就有500800人之多。从一个学子的出国,到一个家庭的移民,形成一个民族的“输出”,从资金到技术,再到人才资本,这恐怕是个令国人尴尬不已披露不宜的数字。

 

以蒋国兵为代表的“精英海漂族”,正是以雄厚的人力资本为主登陆加拿大的。他们在国内接受的是最好的教育,又在国外接受过博士教育。可是,接纳他们的国家,看中的往往不一定是他们的附加值(专业知识与学历),而是坚持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这些中国高素质人才的标志性条件,来保证他们国家基本社会成员质量的底线。优秀的中国人去组成他们的普通公民,中国的人才去做极其普通劳动者。清华学子,美国博士,到了加拿大却只能去油漆厂打工。到了不惑之年,不得已改行去读化学博士。这就不难理解,他当初为什么不愿意出国?为什么将好不容易弄到手的移民证撕得粉碎?为什么到加拿大后又去改读化学博士?为什么他进了博士后工作站,却面临着失业的恐慌?这一切都说明,华人在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社会的生存状态和艰难处境值得严重关注。

 

华人要融入发达国家和社会,就象国内农民融入城市一样,首先是经济融入,即找到相对稳定的工作,并获得相应的报酬;其次是社会融入,即形成一种与当地居民接近的生活方式,正常地形成社会交往。最后是心理融入,就是要接受和形成与当地社会和居民相同的价值观。蒋国兵一家目前还处在第一个层面。与国内的外来人口融入城市不同的是,中国人到发达国家和社会,非常重要的是文化融入的问题。文化融入决定和影响人们生存、交往和价值认同。农村人进城,是相同的文化不同层次。中国人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即使是“精英海漂族”,也是不同文化的巨大差别。根植于民族血脉和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不是凭什么托福、雅思所能改变的。也不是短期内一两个学位能够弥补的。要想成为这个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从时间的角度而言,至少要付出一代人以上的代价才能实现。

 

何况,很多发达国家怀有对华人的歧视,制定的是“高端引进、低端沉淀”移民政策。正是在蒋国兵自杀的一个月前,加拿大总理斯蒂芬.哈珀在在国会正式发表声明,举行隆重的和解典礼,就百年来的种族歧视性“人头税”向加拿大华人道歉,并宣布加拿大政府将会给予人头税苦主和配偶赔偿。但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对外来移民的排斥和歧视是不会随着这一声道歉而销声匿迹的。中国人自身具备的东方文化与素养也不会因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就脱胎换骨。蒋国兵即使是非常优秀的人才,也为工作无着和买房压力所困扰,内疚自己对家庭没有什么贡献。比起当地人,他们的生活寂寞、单调,缺少在国内拥有的亲情与友情,少了国内的多渠道的交流和沟通。即使是处理夫妻关系,也不如在国内,谁可以发泄可以大怒,争吵后男人可以随便找个朋友倾诉,女人有娘家当避风港。在国外那样的的环境里,陷于困境的人容易低看自己,感叹人生的无奈,对前途和生活彻底失望。

 

那么,在中国,有钱、有本事、受人仰慕的人为什么都迫不急待地要出国?为什么大家甘愿去遭这份洋罪呢?人往高处走,都是国力差距惹地祸,更有国人对“海漂”进行了夸张的幻想,寄予了过高的期待。要是我们中华民族真正复兴了,断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也怪不得人家加拿大。

 

我们最优秀的人才为什么不能与洋人坐在一起喝咖啡?物质上,别人唾手可得,你得百倍努力去打拼。文化上,你的本民族文化再优秀,也比不过取代不了当地的主流文化。你再怎么学习它的文化,在别人眼中你永远都是“假洋鬼子”。心智上,只有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蒋国兵事件对结束了生命的他自己来说可能是一种解脱,而活着的他的亲人则要勇敢地继续生活下去。但愿蒋国兵付出的含金量极高的生命代价,能够早日换取他的遗霜和儿女与洋人坐在一起喝咖啡的资格。

 

 

博主欢迎博友加入“家有留学生”博客圈!

 

网址:http://circle.blog.sina.com.cn/g/jylxs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