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视读系列 |
看了〈达·芬奇密码〉,我一直想,布朗为什么能够选择一个与世人不同的角度,确定一个最具争议的话题,并直指西方基督教的根基呢?除了“之三”讲到的他具有怀疑精神和埋在心中的火种外,还有他正确运用怀疑和独特的孕育火种的方式。
这位文坛新秀有一种奇特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每逢失去灵感时,他总是换上失重靴,像只蝙蝠一般倒悬于天花板上,赋予了自己思维方式全新的视角,从而体察到普通人所忽视的隐密世界。布朗十岁时,一部科幻经典作品〈奇幻时空历险记〉他一连读了四遍,这部小说叹为观止的四维时空观让他开始从多维的角度思考宇宙,蝙蝠式思考即是如此。
布朗创作小说总结出“创作七法”:
1、
2、
3、
4、
5、
6、
7、
布朗写作成功的秘诀还在于毫不吝啬地使用删除键。这得益于他进入对他来说相当于摇篮似的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学习后,他的英 文老师在批改他的一篇文章时,删掉了文章中将近百分之九十的形容词,给了一个C(很差的成绩)。在文章的顶端,老师给布朗写了四个字:简洁即美。这四个字让布朗一生奉为写作的经典座右铭。《达·芬奇密码》另一大特色就是文笔洗练。
为了写好《达·芬奇密码》,布朗几次到巴黎罗浮宫美术博物馆去考查体验,一去就呆上几天。在巴黎的大街小巷漫游,在博物馆和图书馆作调查研究,然后把十六世纪古籍中的神密事件巧妙地穿插到故事中去。
丹蝙蝠式思考问题的方式与我国古代的悬梁剌股学习法颇有相似之处。可惜,中国人苦其心志,罚其筋骨,只是死记硬背那些前人总结的四书五经。而又西方人用这种方法是为了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创作七法的核心是确定一个扣人心弦的问题。这个技法不是普通人努力就做得到的。想想国内的小说,有此功力的当属前两年出版的《狼图腾》的作者姜戎,他在小说中确定的中国人崇拜的实际上是狼而不是龙,这也有颠覆性的意义。所以《狼图腾》在中国在华人世界引起的反响巨大,与布朗挑战基督有异曲同工之妙。
删除键法是中国作家和写手们当今“最不擅长的手法”,也是最不愿意使用的方法。获得文学茅盾奖的《张居正》小说,张居正本来只有十年首辅的历程,小说一下子写了四大部,让读者望而生畏。张居正是如何当上首辅,一写就是一本,这是不是这本优秀小说的瑕疵之一呢?《达·芬奇密码》穿越时空两千年,横跨大西洋两岸,别人只写一本,有些章节只有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