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莫把状元“秀”成素质教育的典范

(2006-07-07 21:15:23)
分类: 教育系列
最近,具有悠久传统和鲜明特色的,让西方发达国家都无与伦比的中国教育品牌——高中考“状元”,将在各省各市各县数面市。尽管2004年教育部已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不得对考生高考成绩进行排队,不得公布考试优异者名单,不得围绕任何考生个人进行宣传,事实上很多地方都没能做到。笔者赞成不要“炒”状元,尤其是反对“秀”状元,即把状元打扮成素质教育的典范和榜样。

 

中小学素质教育从全国来说仍然处在艰难的探索与努力之中,目前还没有哪个地方敢说已经实行了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统一考试制度仍然存在,即使是部分地区实行了自主命题,那也不能说就实现了素质教育,要不然就不会有上海两名校“破冰”之说。相反,如果哪个地方的教育改革与这一基本国情脱节,那无疑于毁了这个地方学生的前程。不管你教育改革到什么程度,只要考试制度没有根本改变,状元总是有的,并且是相对客观的产物,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去看它。笔者的基本观点是:目前的考试制度尽管作了很多改革改进,但仍不是素质教育的检测器,由它产生的状元就不等于素质教育的典范。

 

然而近几年,有的地方诞生的状元,从报纸电视中展示出来的基本形象,颇有素质教育之浓缩精华的气派。一种是全面发展型。不仅成绩好,而且文体强,琴棋书画样样行。二是不食人间烟火型。从来不请家教{有的其实父母是老师,当然可以不请家教},从来不打疲劳战,是快乐学习的天使。三是学习环境造就型。似乎家长和所在学校都完成了向素质教育的转化,所以这状元是水到渠成的事,等等。笔者不否认有的学校推行素质教育走在了前面,也不否认状元中确有部分人是素质教育的正果。但笔者不能认可,目前这种高中考所诞生出的状元,从基本面上来说都是素质教育的典范,即便是个别公认为素质教育类型的状元,也不会是那样的纯金。事实上目前产生的每个状元不可能不打上或深或浅的应试教育烙印。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关于状元的报道贴近了实际,使状元的形象接近了本色。有的状元也请过家教,有的状元也参加过奥赛,有的状元也在家长的高压下学特长和往前赶功课(还有的地方报道的状元是平时的“调皮生”),当然也报道了这些状元们优于普通学生的考试技巧、学习方式、思维习惯和良好环境(《楚天都市报》 2006626《高招特别报道》)

 

按照素质教育的特征对状元进行包装,这应该不是状元的本意,也不会是家长的本意,主要是教育部门或学校习惯性的拔高趋动、政绩心理作崇。是借状元为学校为自己贴金和争名。用素质教育包装状元,是为了吸引媒体眼球和向政府邀功。在目前,如果哪个学校真的一步到位搞素质教育,反而会失去学生生源。所以,“秀”状元实际上扭曲了状元的真实面貌,掩盖了当前中小教育存在的问题,会对社会对后续学生产生误导,甚至会影响国家对教育问题的研判。

 

笔者赞成对状元在客观报道的基础上,进行有深度的分析,尤其是结合教育转型总结出鲜活可信的经验和教训,赞成对状元进入各类高校和走向社会后进行跟踪报道和分析,用以校正国民教育出现的偏差。实行素质教育对于我国来说是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和长久的社会工程,万万不可当时尚来包装状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