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才系列 |
面试手记3 今天招聘老师的有在全省全国都有重要影响的高中学校,甚至在海外都享有盛誉。这里有过国际知名的金牌教练,曾诞生过数枚国际奥数金牌。敢于到这儿来应聘的大学生,一般都会是同龄人有实力和有勇气的人。在这样学校的老师面前来试教(这里,试教是最重要的,占总分60%)和面试(占总分的10%),是实足的班门弄斧。下面是他们的表演我的感概: 1、在老师、专家和学者面前试教一堂课,同一般的面试是不一样的。一般的面试是我表演给你一组考官看,考官处于强势,考生处于弱势,考生的角色容易定位。但试教就不一样了,除了刚才的那种角色意思你要有,你还得把自己当成老师,而真正的老师即评委,你还得当他是学生。考官与考生既有正向关系,也有反串关系。所以考生要把这两种关系想通想透,在试教中要把握好度。但更要注意的是要大胆地班门弄斧,这需要有一种平时积累起来的强势心理来支撑。 2、试教的最大特点,是要以课堂为载体,考生集编、导、演于一身,而且是集主角(扮演老师)和配角(推演学生)于一身。组织一堂体现你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风格的课。这突破了一般面试所要求的测试你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要求。这更加整体、更加立体。比结构化面试更能检验你的综合素质。 5、不管是结构化面试,还是试教,这里都没有侧重测试你的深度,而是在检测你的基础素质和结合表现,这里一般不会出现“偏题”和“难题”,但考生可作努力在普通要求的过程中,尽量表面你不同凡响的素质。 6、语文课有两篇课文,一篇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篇是汪曾祺的《胡同文化》。具体的教学我说不准,但我总觉得你讲《再别康桥》一定得告诉学生,作者是写在英国的一段感受吧,康桥应该是英国的一种文化标志或作者抒发感情的寄托物吧,这首诗应该是中国现代诗的一个什么标志吧,一堂课下来如果学生不明白这些,似乎不妥。 7、细节体现素养。用合适的方法把学生导入教学。使用粉笔要避免开始就反复地一写一断。文科老师更要注重板书的漂亮,普通话的标准。目光不要避开你的“学生”,你就把考官当你下面一个非常有水平而且非常骄傲的学生。讲课、让学生预习、板书巧妙的衔接,如有一个考生让学生欣赏音乐时,自己从容地去板书,就是比较流畅的衔接。心态的调整和教态的养成也非常重要。 8、形成互动在试教中非常重要。你要自编自导,自师自生。这儿其实不是独角戏。但你就要有独角戏演员的那种集多种角色的能力。没有启发不成课,但要防止启发过多,也就是不能提问太多,在现实中你提问太多,好多学生会怕会烦的。 9、品牌学校对生源的吸引不同于其它普通学校,它不以本地师范学生为主打,这里能吸引全国各地名校的学生前来应聘,甚至有北大清华的学生前来就聘。 10、针对学校和岗位应聘,这种模式的招聘,对于一个考生来说,报名显得很重要,很容易出现高分反而落选的情形。 11、结构化面在这儿成了辅助手段,但对你的综合素养也提供了你补充表现的机会。比喻对公平教育问题,大多数考生仅从优生和“差生”、富裕家庭和贫穷家庭的方面打开思路,但有个别学生立意较高,
认识到教育公平涉及到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