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高品高,志下品下。陈涉做了楚王之后,目光短浅,没有什么更大的作为。而刘邦则不然,他少年时虽类似于一个无赖,后来当上亭长,官品低微,人品似乎也不为人所称道。可是随着理想的建立,他的思想境界日益提高。他人生理想的真正确立,是从他看到秦始皇出行的那一刻开始的。他喊叹:“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在他的思想模式之中,“大丈夫”就等于是皇帝。这惊人之语,狂妄之想,让他不再满足于小小的亭长一职,他整个人焕然一新,开始了百折不挠的奋斗。在数十年艰苦卓绝的南征北战中,他充分运用了自己的人格魅力,麾下会集了一大帮谋士勇将,屡败屡战,终于灭秦平楚,为解救黎民于秦朝的酷刑苛政、秦亡后纷飞的战火立下汗马功劳。而他开创的大汉朝,对于国家的昌盛,人民的温饱,更是功勋卓越的。
他的创业途中还有这样一个小插曲。刘邦攻入咸阳后,在皇宫的温柔富贵乡之中陶然忘返。这时张良提醒他:“你的志向仅限于这些吗?”刘邦猛然惊醒:自己要是贪恋这里的富贵,那就很可能成为各路豪杰的众矢之的。于是他及时离开咸阳,驻军灞上,使自己脱离险境。这正验证了高尔基的一句话:“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也就越有益。”
远大的理想,造就伟大的人物。试想当年刘邦若是继续满足于亭长的位置,每日除了按部就班地完成不多的公事,便是与贩夫走卒之徒吃酒赌钱,偶尔出公差还能去咸阳见识见识,回来给乡邻们炫耀一番自己的博大见闻。虽然这种生活未必不开心,很多人都是这样过一辈子的。但若是真的这样,他将和无数凡人一样被历史的车轮碾碎,又被历史的巨风吹散,不留半点痕迹了。
体育课上测试800米,我们跑出起点,开始时还觉得身轻如燕,等跑到700米的时候便觉得精疲力竭,下面一百米只能说是撑过去的。可今天若是1000米测试呢?我们的目光肯定是盯牢1000米的终点的,当我们跑过700米线的时候,肯定不会有精疲力竭的感觉,因为我们的目标不在这里,它在远处召唤着我们前往。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将成为那样的人。因为你有了理想,就会不自觉地向实现这个愿望的方向靠近。瞎子心中的世界局限于他的触觉,局限于他每日摸索过的狭小的空间;文盲的世界局限于他的点滴知识,局限于他自己的生活经验;而对于一个伟人来说,他们的远见有多么卓越,他的世界就有多大。一个人拥有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想要获得什么,用什么方法去获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