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子短诗欣赏

(2011-08-21 01:27:04)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文评论

安子短诗欣赏

/安子    赏析/严克江

下午

一寸光阴一寸金,那么

一个下午的好时光

该是多么珍贵

那只蝉还在童年的榕树上叫着

今天下午,我必须保持足够的耐心

开门、劳作,清扫身体里

最后一声蝉鸣

 

更多的蝉,在早年的书本里被我捕捉

它们的幼虫在泥土里,和地面隔着一寸光阴的距离

却废掉了我整个一生。为此

这么多年,我一直引而不发

我需要带着这些内心的阴影

不停地走出

一个下午的好时光

评:惜时的诗我读过很多,这首短诗让我眼前一亮。作者很巧妙地借助于“蝉”这个意象很形象、很生动地阐明了自己的思想。用蝉代替童年是熨帖的,“那只蝉还在童年的榕树上叫着”,而警醒后的作者“今天下午,我必须保持足够的耐心/开门、劳作,清扫身体里/最后一声蝉鸣”。

在此,作者又由蝉进入童年的回忆。“更多的蝉,在早年的书本里被我捕捉……却废掉了我整个一生”,这些蝉让作者此刻痛惜不已,“我需要带着这些内心的阴影/不停地走出/一个下午的好时光”,收尾这样安排很妥当,这是对自己警醒的一种最妥当的处理方法,既是对文本主题的回归,也是一种升华。走出被蝉笼罩的阴影,迎接一个下午的好时光。

落叶

这段时间,我一直梦见它们飞起

又落下的样子

这种反复,我无法模仿

就像小时候,落在院门外的麻雀

聚成春天的样子。可我

再也回不到那时

 

每天早上,我刮掉新长出的胡须

落在手心里,那么多

一茬一茬开始变白

落叶一样,被岁月带走

 

我开始害怕,那些长有双脚的叶子

会跨过梦境,落到我去过的地方

惊扰童年的那群麻雀

评:这首诗写得很精巧,作者在整首诗里巧妙用“麻雀”和“胡须”,对失去的时光进行精致地雕琢。

主题是落叶,落叶知秋,入笔由落叶入梦,梦见落叶飞起又落下来,再过渡到麻雀,这是对比,也是类比。再接着,无数飞起又落下的麻雀“聚成春天的样子。”“可我/再也回不到那时”

我们每天都在消费时光,从早晨刮胡须开始,这一茬一茬的胡须和时光和落叶多么相似,总之,是一茬一茬流失的岁月。

面对这种流失,作者是害怕的,作者借助于“那些长有双脚的叶子”这种拟人化的诗句来流露自己对岁月流失之害怕。为什么怕?怕时光匆匆失流而未成完成自己的梦想,以至于让自己又回归到童年,或是自己的人生像麻雀一样徒劳终生(我的臆想)。

麦田

它还没有学会虚伪和撒谎

五月之前,它的纯度高过中午

父亲举起的酒碗

阳光列阵,麦田在世外

我走不进去,父亲走不出来

 

现在,母爱正一遍遍抚过它的头顶

那么轻,却通彻肌肤

会有另一些阳光,从麦田经过

这个春天,我忍受干旱和离别

却始终站在村庄。它们的神情

和桃源一样安详

评:我在想象,写这首诗时作者一定是唐田园诗人杜甫的心境。五月是令人陶醉的季节,“我”和父亲隔着一方麦田的距离。这个“阳光列阵”,看似无心插柳,却别有洞天。五月艳阳天,纯粮酿的酒精度,都足以将麦天抽象化安排。

母亲一遍遍地轻抚,那是一种情感,母亲不会像父亲那样喝酒,用女人的方式去深爱,“通彻肌肤”。“另一些阳光”是哪些阳光?一是流失的时光;二是对麦田的深情。在这个春天里,我忍受干旱和离别,麦田却“桃源一样安详”。

 

眼神

内心纯净的人,眼睛里蓄满清澈

的小鱼。每一尾,都是一桩

小小的善举。这么多年

我一直视而不见,你都原谅了

我的执拗和羞愧

 

那年你还穿着对襟的小花袄,妹妹

清香在春天一飘一飘地开着

你说,哥,给我舀瓢水吧

我看见你的眼睛在流动,妹妹

今天,我才把那瓢水递到你手里

我是个有罪的人,欠着很多人

一瓢水的恩情。这些年

我替他们喝下了多少

好心人的纯洁和清澈,并代替他们活着

 

几十年后,你还那样看着我,眼睛亮亮地流淌着

阳光。妹妹,我不敢抬头

我怕眼里的泪水

咽到你的肚里

评:在作者的诸多诗里,很巧妙地运用多重意象,然后类比,再提炼自己的情感。

运用“小鱼”这个意象形容眼神无疑是很灵动的,它有“善”的因素在里面,它原谅了作者对视而不见的执拗和羞愧。

作者在第二段紧跟着忏悔于那年没给“穿着对襟的小花袄”的妹妹哥,舀瓢水。

几十年后,这种忏悔因遭遇妹妹的“善”的眼神而升华成为泪水。不敢抬头面对,面对阳光,面对眼神,那都是浓浓的情意。

村居

不得不再次提及,那些正在消失的光阴

在乡村,我一直坚信

寸土寸金。而光阴虚无,在我们手里

可长可短。我必须保持足够的耐心

早起推开柴门,打扫庭院

打扫我生命里浮躁的杂质

为这个将到的秋天,留住

最后一位客人

 

现在,窗前的长青藤已经爬上屋顶

我要在它指引的路上,不停下来

也不隐藏内心的阴影

这已经足够完整了。我在屋子里

看见院落中笔直的柿子树

风,风中的果园

和一天天缩小的天空

 

我所要做的,是将树上的果实风干,贮存

接受它们宿命的陈述

让它们红到心里,烂在心里

这样的痛,走再远的路

你也追不上,村庄远去的脚步

就像深夜里缄默不语的女人

渴望温暖,水和爱情

此时,窗外檐雨细碎

秋天已经来了

评:这首诗立意“村居”,意在惜时,作者用三个段落,用一堆堆的意象铺排,作者的具体表现是“打扫我生命里浮躁的杂质/为这个将到的秋天,留住/最后一位客人”“将树上的果实风干,贮存/接受它们宿命的陈述/让它们红到心里,烂在心里”,看似叨叨絮语,实则是我们每个在平凡生活都该面对的事情。

 

仙人掌

成仙之前,我必须伸出水袖里

一根带血的针刺。扎破手掌

和驼铃、沙荆铁柳一起

与一滴露水对峙。牵念如芒

分分秒秒的痛点,积聚掌心

一些承诺,烂在水里

没有人愿意手伸打捞

 

隐忍。引而不发的人

让疼痛开花。那是尘世之外

一粒执着的种子,无论有没有发芽

我一定要把它种下。我要给它一次

覆盖沙漠的机会,要在它的身体里

蓄一池最干净的水

 

看看吧,这些内心的骨刺

一寸寸把我戳穿。思念的箭矢

已为叶子们备好毛孔

以一棵仙人掌的姿势,一棵挨着一棵

收敛水份

评:作者是很有丰富想象力,在他的诗里,他是最不守规矩的。主题虽是“仙人掌”,他由仙人掌的取名展开,由仙人掌这种花的外形展开,每一句都是作者对时光的另一种诠释。在收尾的时候,他又由仙人掌的外形再展开,“看看吧,这些内心的骨刺/一寸寸把我戳穿。思念的箭矢/已为叶子们备好毛孔/以一棵仙人掌的姿势,一棵挨着一棵/收敛水分”,借物喻人是作者惯用的手法,亮点不仅在此,还在乎作者善于展开想象,善于在每一个想象的细节里嫁接、注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让诗的意象升华、生动起来。

修行

给我修一座小庙吧,小到能容下我打坐

就足够了。我会像一棵树那样

不走动,不说话,不关心世事

我只盘坐、诵经,看匆忙来往的过客

我每天清洗六根。不写诗,不食酒肉

空闲时抄摹偈语

我以此剃度、打发时光

 

再也没人能找到我了

我在深山,与草芥为伍

没有手机信号、没有欺骗

谎言和情欲。白天我听小鸟歌唱

入夜,我关紧庙宇的木门

青灯摇曳,我不能泄露一点光亮和心思

我还要洗净双手

擦拭木鱼上的灰尘,让它的声音紧锁在

庙宇之内

 

你看,这样多好

我的身体开始一天天消瘦

等瘦到和我骨子里的那个我

一样小时。我的世界

就大了

评:这首诗的点睛之笔是最后一段,他是借助于寺庙小僧的身份和口吻描述世事,描述自己对生活的追求和态度。“你看,这样多好/我的身体开始一天天消瘦/等瘦到和我骨子里的那个我/一样小时。我的世界/就大了”诗里有升华一说,佛里有超度一说,就是这个意思。“瘦到和我骨子里的那个我一样小时。我的世界就大了”这里的“大”与“小”很抽象,要辩证地去理解。

 

放蜂人

在花开的地方,放出内心

众多的秘密,像阳光的影子

它们与花交谈,带走花儿的芬芳

那里有小河,有绿草

春天在走,放蜂人走过的地方

是最美的地方

 

他记不起时光,以及

与时光相关的具体情节

他背着那些秘密

需要走过多少春天,才能被生命

一一说破。这么多年

放蜂人藏着他的柔情。目睹花开

春天,他一直在赶路

评:这首诗是一幅画,不是白描或素描,而是写意。放蜂人是属于春天的,春天总是绚丽的,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在春天里,放蜂人是富有的。他们可以“与花交谈”,可以“带走花儿的芬芳”,可以走过“最美的地方”,可以“藏着的柔情目睹花开”,可以背负“春天所有的秘密”……

 

母亲

童年早已不再,田埂上那个奔跑的小身影

那么快,却追不上母亲

一天天弯下去的脊背

三十七年了,我唯一的幸福是

可以天天喊妈妈

天天看着她,被我喊白的黑发

 

在乡下,普通的母亲

没有人会看她第二眼

她的世界里只有锅台、农田、羊圈和儿子

她不认识字,儿子是她唯一的汉字

用尽一生,母亲把他写得横平竖直

 

体内的钙被岁月抽走后,老了的母亲

百病缠身。妈,我要把吃过的盐凝结成钙

重新扶起您弯下的身子。我必须守着您

用横撇竖捺的笔画,一点点

重新找回自己,我要为您盖起宽敞的房子

支一张暖和的床,我把自己贴在床头

妈,那是你的字典

评:这是我见过的最深刻的一首亲情诗,这里的每一句每一字都饱含切切深情。所以,这样的诗容不得一点点指手划脚的点评,那都是多余的。索性把这些絮絮叨叨的断行诗句连接起来,吟诵,去深刻体会,是另一番感触。我们都是母亲的儿子,定能体会到那横平竖直的笔划,简单而深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