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小学生南方蝈蝈同学有了自己一生中第一个小钱包,是同班同学刘亚莲用《人民画报》阿拉伯版的封面整张纸叠出来的,方方正正,有皮有瓤,里面还分一二三格,放到今天装信用卡都合适。钱包的外皮上一面是大寨铁姑娘郭凤莲同志红彤彤的脸庞,另一面是一大片弯弯曲曲,活象烤熟的蚂蚁一样的阿拉伯字,这样的布局真是又时尚又小资,就差再描上个GUCCI或者Chanel的标志,那真就成为60后们最拔份儿的行头了。
刘同学给蝈蝈叠钱包并不是对其有啥好感,实在是想在更多的同学面前显示自己的手艺,蝈蝈没敢问自己是第几个得到刘氏钱包的,估计应该不是很靠前。不管怎么说,蝈蝈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小钱包,虽然里面只有二分钱。
这是一枚1956年版的二分镍币,是蝈蝈用五分钱买了根三分小豆冰棍找回来的,这个星期的零用钱就这些了,啥也买不了,只能由着它在钱包里晃荡,充充场面。
蝈蝈不知道,几十年后的今天,这枚1956年二分钱的价值,已经涨了整整300倍,要是还有三分的冰棍,可以买上好几大盒,蝈蝈只知道,卖冰棍的老头从来也不会卖三分之二根冰棍,门儿都没有。
上课的时候,蝈蝈从钱包里掏出这两分钱,在上面蒙上一张纸,用铅笔尖斜斜地在上面涂抹着,很快地,一枚二分硬币的拓印图案就跃然纸上。挪一个位置,再涂,又是二分,很快地,一张纸上就出现了一串二分钱,够买一根大雪糕的了。
辛辛苦苦的印钱行动很不幸被班主任兰老师发现了,生出那么多钱儿子老师不要,单单把二分钱爸爸给没收了。蝈蝈羞愧之余并不沮丧,因为兰老师下课一定会把钱还回来的,弹弓可以没收,烟壳可以没收,钱怎么能没收,又不是打土豪,那可是真的钱啊!
下课后蝈蝈去兰老师办公室要那二分钱,要想一个合适的理由,不能认错,认错会在人生历程上留下污点。蝈蝈对兰老师说:“我上课不是在玩钱,而是在想一个重要的问题,准备下课后向老师汇报。”
兰老师没想到蝈蝈会出此言,饶有兴趣地问:“什么问题?说来听听,要是瞎编乱扯这‘饿’分钱就找你妈妈去要好了。”兰老师说话有口音,“二”这个音发不出,总念成“饿”,每当忆苦思甜的时候,总是口口声声“不受饿遍苦,不吃饿茬罪”,想想也挺在理,总之就是不要饿肚子嘛。
蝈蝈可没有开玩笑,对于金钱的热爱让他对钱币上的每个图案格外有兴趣,比如天安门有几个门洞,麦穗上有几颗麦粒,都是门儿清,今天要说的可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大问题:“老师,我发现……这个饿,不对,二,分钱上面的饿,是个错别字!”
在嗤之以鼻仰天长笑之后,兰老师掏出了蝈蝈的二分钱,上面清清楚楚并列着两个“斗大”的汉字:“贰分”。前面这个字在电脑上是敲不出来的,“贰”,“貮”,“貳”都不对,是“貮”字上面再加一小横。
在紧张地翻阅过新华字典之后,兰老师激动得前言不搭后语,把周围的老师都叫到身边:“你们看你们看,饿分钢蹦上的饿是个写错了的饿哦!”
兰老师肯定比蝈蝈有钱,她们家所有的饿分钢蹦上的饿也都是错的,钢证如山啊,蝈蝈不仅收回了自己的二分钱,还得到老师的口头表扬:刻苦钻研,为国家发现了一个重大错误,此事将反映到校党委上报财政部云云。蝈蝈才不管什么财政部,二分钱收回来了才是正事。

二分钱可以买到一盒火柴
为了奖励自己,蝈蝈把那二分钱买了一袋“老鼠屎”,放学路上随手就往嘴里丢几颗。(注:“老鼠屎”学名咸金枣,是用陈皮、金桔、柠檬、野山枣等制成的一粒一粒的一种开胃小零食,因灰不溜愀的外形与老鼠屎神似,故得名,二分钱一包)。那天放学的路上,蝈蝈运气极好,“老鼠屎”还没吃完,在地上又捡到一个二分钱!
蝈蝈上学的时候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儿歌,是这么唱的:“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叔叔接过钱,对我把头点。我高兴地说了声:叔叔,再见!”蝈蝈们把歌儿给改成:“我在马路边捡到二分钱,把它交到卖冰棍的手里边。老头接过钱,对我翻白眼。我生气地说了声:儿子,找钱!”
顽皮归顽皮,学雷锋总是要学的,每个学期同学们都要交上好多个“一分钱”,蝈蝈知道他们都是从家里拿的,因为蝈蝈自己也那么干过,每次交了一分钱,老师都会表扬,就没认真想过为啥捡到的总是一分钱,难道二分五分的钢蹦儿不容易丢吗?蝈蝈估计一是舍不得,交五个一分可以得五次表扬,交一个五分只能得一次,二是歌里唱的是一分嘛,二分五分当然不用交啦。
玩笑啦,这次捡了二分钱不用交,一是这学期交过了,二是刚刚发生二分钱事件,再去交钱肯定说不清楚。蝈蝈开始后悔刚才过早消费了那包老鼠屎,否则二分加二分,吃根冰棍还能剩下一分下次“做好事”用。后悔也没用了,蝈蝈伸出手,并拢五指,对着太阳看了看,不漏财啊……

三十五年过去了,蝈蝈在前门大街大碗茶集团的门前又看到了二分钱的招牌,前门著名的大碗茶,如今仍然卖二分钱一碗,大茶桶边上放着个小纸箱,想喝茶的自己往里扔二分钱,爱谁谁。蝈蝈在钦佩这家店的“经营之道”的同时,也注意到已经没有几个游客可以从身上掏出二分钱的硬币,大都是一毛一块地往里扔,如今的年代,谁还在意这区区的二分钱呢。
在钱币市场,二分硬币的交易价格根据发行年份数量的多少有天壤之别,1960-1964年的二分钱标价2元,1974,1975,1981,1983,1991年的为1元,1956年为6元,1992年为60元,1980年的二分钱硬币市价400元。

放学后(童趣集7)
玩火记(童趣集6)
游园会(童趣集5)
看电视(童趣集4)
吃酸奶(童趣集3)
抓特务(童趣集2)
放鞭炮(童趣集1)
难忘的上学第一天(小学记5)
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小学记4)
一个好吃的窝窝头(小学记3)
三十年前我的外事生涯(小学记2)
铲子,拍子,铁钎和小学生的手(小学记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