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思“张文康的一席话”之二

(2018-07-26 10:57:22)
标签:

张文康

一席话

高血压

疫苗

谣言

分类: 健康杂谈


紧接上篇博文《深思“张文康的一席话”之一》

(同上,先录下“一席话”的原话,再写下我的深思和述评。)

“一席话”的原话 3、大夫自己高血压十年,自己都治不了自己,却给一年高血压的患者开药方。大夫自己糖尿病五年、痛风八年给发病一年两年的患者治疗,滑稽可笑吧?

深思和述评:上面所述的一些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都是慢性病,需要长期吃药控制症状,需要管理。还不能像想象的那样简单,有个病根在那儿,除掉后就完全健康了。

大夫本人有慢性病,利用药物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好症状,正常工作(行医)和生活,这恰是现代医学的成就。滑稽在什么地方呢?

或许医师有高血压,对治疗用药更有感受,还有利于患者。

其实“一席话”的话中有话,自己的病都断不了根,还好意思行医?如这样直白,人们就会很容易看出其谬误。

 

  “一席话”的原话 4、医院大楼越盖越大,病人越来越多,如果医生能够治好病人,应该是病人越来越少呀。

深思和述评:这又是一段逻辑混乱的话。医院、医生能决定病人的多少吗?

致病的因素有物理的(如外伤、电击、溺水等等),有化学的(如污染、中毒等等),有生物的(如病菌、病毒感染),有自身免疫的(如过敏)等等,很多慢性疾病都与现代的生活方式有关。另外,随着人均寿命增加,老年性疾病(退行性病变)的患者也在增加。这些因素,和人们的卫生习惯、生活方式、年龄等决定了人们生不生病,也许可决定病人的多少。

比方说,现在人们得高血压、糖尿病的多,这与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多吃少动密切相关,而与医院的大楼,医生扯不上什么关系。医院医师决不能为此背黑锅。名气大医术好医德高的医院、医师会有较多的病人前去就医,造成拥挤。不过,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又如,去年冬天,气候变化大,好多儿童医院的流感病患爆棚,一号难求。这能怪医院医师吗?

深思“张文康的一席话”之二

去年冬天,流感使上海儿童医院爆棚(来源网上)

让人们少生病,不生病是预防医学的事业,中医也说要“治未病”。这倒是国家卫生事业要加强的一个方面。(最近出现用于预防疾病的疫苗事件,更需要加强监管和治理。)

 “一席话”暗指医师的治疗使病人增多。混乱的逻辑导致出“别有用心”的结论。

 

 “一席话”的原话  5、癌症患者手术、放疗、化疗后两至三个月死亡,还倾家荡产。不住院治疗或许能多活两年或收更长,是医学的成就还是悲哀?

深思和述评: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几句话说不清楚。一些晚期癌症病人,在现有的医疗水平下,不可能痊愈。放疗和化疗都有毒副作用,手术的风险也不小。是治还是放弃(同时加强临终关怀)?所花费用、所受痛苦、与所能延长的生命(或许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值还是不值?其中有经济问题,也有伦理问题。这往往由患者的家属来决定,作选择真的很难。最近看了电影《我不是药神》,病人求生的愿望还不能忽视。

现在有好多经手术、放疗、化疗后的病人,仍拥有高质量的生活。有的还在继续工作,或许能够长寿。我身边就有几个作了乳腺癌手术存活期超过五年甚至十年的病例。这比起五十年前,医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种进步,不仅仅有医学界的努力,也受益于病患及家属的参与。

 

“一席话”的原话  6、什么样的人要去医院?第一需紧急抢救的人;第二紧急止血的人;第三接胳膊接腿的人;第四孕妇临产的人。其它的人群调整心态、配合运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均衡营养,中医综合调理就行啦!

深思和述评:医院是现代社会治疗疾病,救死扶伤、寻求健康的场所。人们有病上医院,决不仅仅是“一席话”所说的四种情况(有些转发“一席话”的文章,甚至以此为标题)。

举例来说,如你告诉孕妇,临产时才需去医院。人家会把你当成刚从古代穿越过来的。怀孕后,要想顺利地生个健康宝宝,“孕期体检至少5次”(载于《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各种排畸,多种注意和咨询都不可少。

还有,各科都有些疾病,单纯靠调理,或靠保守疗法是解决不了的。“生病后要及时就诊,配合医生治疗,按照医嘱用药。”这是中国公民应有的健康素养。

此外,打预防用的各种疫苗,你也得到医院去啥!

关于到医院,“一席话”说的“除了这四类人, 其他的都不用去医院”,你信吗?


“一席话”到底是谁说的?

深思张文康“一席话”到最后,就是想弄清楚这“一席话”到底是谁说的,谁编的?张文康是医学(西医)的科班出身,教过书,管过医学教育,在部队和地方都做过卫生部门的主官。学有所成,也是事业有成。虽犯了错误被免职平调,也不至于如此胡言乱语,没有一点在理(不过,传的人还不少)。我决不相信是做过卫生部部长的大医师说的。如说是卖“保健品”的销售员,如同电影《我不是药神》里的张院士说的,我还相信。

在网上这“一席话”还有个标题,叫原卫生部长说过的六句话,文字有少许不同,或许这是“一席话”的原版,但现在基本上都被删贴了。无法找到最早的来源。(见下面的截图)

深思“张文康的一席话”之二
网页截图

想来张文康还健在,张文康应有儿女亲属学生好友。呼吁有博友记者去采访下,或请出来开个新闻发布会,和老百姓见个面,看看是谣言还是其他。这既能维护张文康的名誉形象,也可让谣言止步(这“一席话”会降低相信者的健康素养!)。

(在近日的疫苗事件中,高狄的女儿高露露,在谣言“高俊芳是高狄女儿”出现的当天,就发声明辟谣、到市公安局报案。以维护他父亲的声誉。为高露露点赞!张文康及儿女可以学学榜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