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辨电视养生节目与药品广告的绝招

(2017-06-28 08:43:57)
标签:

刘洪斌

虚假药物广告

养生节目

广告法

绝招

分类: 识别药品广告

最近一段时间,被网络大众封为“药品电视广告艺术表演家”的刘洪斌成了过街老鼠。她在三年内以九个不同领域的专家身份到多家电视台,做虚假药品广告。受忽悠蒙骗的人不知有多少?现国家相关部门已发声,要严格调查处理此事,人们不久就会看到回应。

分辨电视养生节目与药品广告的绝招

消灭虚假电视药品广告,想让广告制作播出等获利单位自律是最不靠谱的。必须上要靠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法律制裁,下要靠提高老百姓的鉴别能力。为提高老百姓的鉴别能力,防止受骗,本文介绍一绝招。

就识别虚假药品广告,本博曾经发过一组博文,总结了五个简单的招数(参见博文:查找药品的批准号等,见文后的推荐;也可见科普书《药盒子里的知识不可少》,人民卫生出版社)。这些招数用来识别药品广告,不仅一学就会,还从未失手。不过对尚不习惯使用网络的老年朋友,似有难处。

这里我再补上一招,不用去上药监局网站,一看便知。在电视上见到这些,你就会想到:又见“刘洪斌”了!有精力就去举报,或许就能报准!让“刘洪斌”和电视台受到制裁。特请朋友们把本文转发给你家里的老人,认识的老人,教会他们识别虚假药品广告,这也是暖暖的关爱喔。

 

一招来分辨,健康养生节目与药品广告

 

时至如今,药品保健品的广告节目的信誉较低;因受过太多的忽悠,好多朋友对广告都有警觉。国家有关部门对药品广告的监管也更为严历,2015年生效的广告法可称史上最严。为此,不良商家出了新招,把它装扮成健康、养生节目,以对话或讲课的型式,做起广告。如意的算盘是既可逃避有关部门的耳目,又可迷惑不知情的观众。

不过广告的目标是买产品,即使带点保健知识,也只是背景。这是与健康、养生节目的区别。区别无法掩盖,必然会露馅。看到这个馅,你就能分清是不是忽悠人的药品广告。

馅是什么呢?就是产品,诱惑你使用的特定药品保健品。而传播知识的节目不会涉及确定厂家的产品,这是底线,是根本的区别。

 

卖出产品是广告节目的回报。通过出台的专家和病患群众之口,说出产品的用处,奇妙之处;所有的动作、台词、服装、表演等都是为渲染产品、力挺产品,来激发观众的使用购买欲望。 “刘洪斌”的每次出台都突出了个产品,什么“天山雪莲”、“苗仙咳喘方”、“蒙药心脑方”、“助眠晚餐”等等。

于是在节目中,你一见到有具体的产品出现,不用多想,就能知道:播放的节目是非法药品保健品广告。

分辨电视养生节目与药品广告的绝招

围绕到产品,还有个要素,可助你判别。就是节目总会提供获得产品的信息,咨询订购热线(多半是400开头的,即长话算市话的那种)。为啥?节目播出后,使用欲刺激起来了,就让你心动不如行动,诱惑你立马咨询、免费索要,或优惠价掏钱,把广告效果变现。你打电话过来免费索要或优惠购买,可进一步的忽悠;自然,免费的有限,肯定要逗你买,多多滴买。这种联系方式往往以贴片字幕出现,让观众能记下(也便于在各电视台提供不同的联系方式),不用专家口说。这是电视购物广告的套路。而健康节目不会给除电视台栏目组外的联系方式。

节目中有了产品,加上联系(购买)方式就成了完整的广告。在纸媒(报纸、杂志等)中,称为“软文”。是需要分清的。

知道是药品广告,而不是传播知识的节目,不需再说你就懂该怎么办了。

 

讲座形式的药品广告都是非法广告

 

我国的广告法明文规定:药品和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见广告法中第十六条第四款,第十八条第四款)。以专家的名义在大众媒体上讲说产品,讲课内容成为推荐、证明,专家就成了药品的广告代言人。节目中的主持人或听众甲,听众乙,都成了代言人的托。所以说以讲座出现的药品广告都是非法广告,没有例外。

分辨电视养生节目与药品广告的绝招广告法的截图

 

像刘洪斌这种以什么专家、传人(后人)、发明家的身份来宣传产品,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现已扒出真相,刘洪斌是冒名虚构的,假的。不过即便她是真的,也不行。广告法禁止专家为产品代言。有好多人不知道广告法中的这一条,对医药专家有崇拜。广告商就利用了这一点,请了个高水平演员来扮演(大部份专家是有底线的、知法的)。刘洪斌这种假专家,也损害了真专家及其单位的名誉,受害人应告她及团队的欺诈罪。

这类广告中违法处多多。有患者的现身说法,就是广告法禁止的表示功效、安全性,(电台节目中,往往是早已录好的外接电话);保健食品一有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就违法。……朋友们认一点就足够了。

用广告法来衡量刘洪斌等的养生节目,处处都违法。这次爆出的大笑话,盼望有关部门能顺势依法予以打击,使作虚假广告的受到惩处,未抓到的心有余悸。不要像当年的张*本全身而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