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肾上腺素甲状腺素雄性激素盐皮质激素激素类药物 |
分类: 药学素养 |
在“复壮试验”引发出的强劲的研究潮中,不乏训练有素的严谨的科学家参与。他们把动物的某个内分泌腺切除,观察对机体的影响,即是否导致疾病。再把相应的内分泌腺的提取物,注射进试验动物中,看看疾病是否变化。由此来确定该腺体的作用(生理研究)。而大量化学家积极的参与,扩展了研究的深度。化学方法还是原来的老套路,即采用数十年前在现代西药起源时,对植物药有效成分的研究方法(分离提取,鉴定结构),但对象变成了----动物腺体。很快,研究的成果就层出不穷,好多就直接用在了治疗上。
到20世纪初,从肾上腺中提取分离出肾上腺素,从甲状腺中提取分离出甲状腺素,这是最早的两个激素成果。这些结晶,又返回来成为工具,用于研究这些腺体的功能。肾上腺素成就了系列的作用于肾上腺素能神经的药物,这在现代医院里根本离不了(因肾上腺素又是神经介质,故习惯上不把肾上腺素作为激素类药物)。而甲状腺素的发现,成为了甲减病人的福音。到20年代,班廷还从狗的胰岛细胞中发现了胰岛素,注射用于糖尿病的治疗。该发现不知使好多糖尿病患者能过着高质量的生活,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那时候,1型糖尿病人活不过30岁)。
上述激素的结构大都属于氨基酸和多肽类,较为简单,天然的来源(其他动物的腺体)也较多,因此较先得到发现。而另一类结构的激素,现称为甾类激素的研究就困难重重:来源困难、含量极微、结构易变、环系复杂(有4个并环),使研究的进展相对缓慢。这正是那些“复壮疗法”结果混乱不堪的原因之一,例如雄性激素不溶于水,塞加尔的提取液中根本就没有这种分子。
但科学家不,英雄们的不断努力,使雄性激素----睾酮、女性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可的松)和盐皮质激素,最终都在上个世纪的30年代被分离出结晶,鉴定了结构。工作量的巨大及难度不亚于当年居里夫人从矿渣中分离出镭,每个结晶的研究都无争议地揽取了诺贝尔化学奖的桂冠。
这系列研究由复壮的闹剧开端,却因闹剧中蕴含了可自身矫正的科学之花的种子,逐渐修正了错误,获得长足的进步,成为医学史上的丰碑。历史真是五彩缤纷。(相比,在50年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流行的“打鸡血”秘方中,可能也有雄性激素的影子吧?但迷信奇迹、“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疯狂,在大量的过敏反应,甚至打死人后,又像风一样被弃去,成为笑柄。)
这些激素分子的确定,扣开了新的研究大门。深入研究,揭开了人体内好多腺体的秘密,成长为一门医学的分支----内分泌学。现在人们认为: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相辅相成,共同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代谢,并影响行为和控制生殖等。激素就是指挥系统派出的化学信使,告诉机体该怎么怎么了。血糖的调节、血压的调节、血钙的调节,电解质的平衡,能量的代谢,青春期的出现,月经的周而复始,更年期出现,等等等等,都有激素分子在起作用。其实,人体就是一个由神经和激素联合控制的“木偶”。
激素外援即药物
人体本身能产生多种激素。这个系统的初步知识,现在中学的生物生理课中就可以学到。正常的人,会在合适的时间,产生合适的品种和数量的激素,随着血液循环到指定地点,传达指令,使身体正常的运行。当出现紊乱时,如体内分泌激素不足或过量的时候都会发病。
当不足时,适时适量的补充外源性的激素(药物),可以进行某些治疗或提高生活质量(替代疗法)。特殊情况下,短时间较大量的使用激素(冲击疗法),可达到特殊的目的。好多激素药物就是为治病而生,成了医生对付病魔的武器。
外源性的激素,或者是从其他动物身上提取,如胰岛素从猪胰岛中提取;或通过人工合成制取,如雌素孕素睾丸素。这些分子有的全同于体内产生的激素分子结构;有的因动物种类不同,结构上略有差异,但功能不变(如猪胰岛素与人胰岛素有结构上的微小区别);有的还做了结构的变化,具有更好的药学性质。她们进入体内后,和体内自身产生的激素分子一样,传达信息,激发生理反应。即利用体内固有的激素调节系统,产生作用,调节了生理现象,被用于治病。当然这些激素要成为药物,必须要有生产供应,要有适应症,有用法用量,有临床治疗意义。即要经研究审查,符合药物的种种条件。
而激素药物的用法不当,又会伤害人体。导致严重的毒副反应,可能会抑制内源性激素的分泌。关键是药物的用法用量。激素药物的活性非常大,应用是门艺术,使用激素一定要小心。
现在激素类药物的品种繁多,应用非常广泛,在医疗中必不可少,滥用的情况也有。还不断有新的激素药物出现。在以后的博文中我将给大家摆摆相关的“龙门阵”。
结束本文前,就标题再说两句。你懂的:下蛋公鸡,就是一只性激素分泌紊乱的母鸡。因有雄性激素分泌,故呈公鸡的体态;但其本质是个母鸡,故能下蛋。其下的蛋,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营养价值。下蛋公鸡不是什么战斗机,而是一只病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