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注意”“禁忌”----读懂药品说明书之五

(2011-04-01 10:04:31)
标签:

药品说明书

不良反应

禁忌症

过敏

罗红霉素

老年患者

肝功监测

分类: 药品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中的【药理毒理】和【药代动力学】栏涵盖了大部分的药物知识,是许多栏目的基础,这在博文(核查适应症----读懂药品说明书之三 知点“药动”----读懂药品说明书之四)中已经给了解说。但作为药品说明书,目的是指导用药,愈明白愈好。故对用药者应注意和禁忌的地方,还给出了明确得不能再明确的告知。也就是说,你可能读不懂或不去读药理毒理或药代动力学,但你必须去读懂相关的注意和禁忌,甚至警示,千万千万不要犯忌;否则,责任自负。生产厂家已按相关法规给出了警示,尽到了责任。出了药品导致的人命案或伤害案,只要是违背了药品说明书用药,上法庭打官司必输无疑(参见博文:不要小瞧了药品说明书)。

属于药品使用的“注意”、“禁忌”部分的内容较多,至少有7栏,下面将逐一解说。栏目虽多,但文字不难懂,指示很明确;基础的知识都在药理或药动栏中。还是以罗红霉素的说明书为例来解说,朋友们可举一反三。

“注意”“禁忌”----读懂药品说明书之五
罗红霉素的说明书(部分)

首先是【不良反应】栏。所谓不良反应,是指按正常用法、用量使用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如过量滥用、误用等不包括在内。罗红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但发生率明显低于红霉素。偶见皮疹、皮肤瘙痒、头昏、头痛、肝功能异常(ALT AST升高)、外周血细胞下降等。” 大部分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不影响治疗和使用者的安全,同时不良反应也并非每个人都会发生。这些不良反应与剂量大小有关,大都在停药后消失。患者用药时,应注意观察有无这些反应(参看后面注意栏),以决定继续服用还是停药。

其次是【禁忌症】栏,禁忌就是禁令,违反就是误用。几乎每一个药都有这一条:“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这跟人的体质有关,不管用药的量大小,属过敏体质的就要过敏。发生过敏的后果大都很严重,青霉素过敏死人的事时有发生。 对“红霉素或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因为罗红霉素(本品)与红霉素同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这类药物可能交叉过敏。如患者曾经服这些药有过敏发生,就需记住,以后再不要用这个药,惹不起应躲得起。一般医生在开处方的时候,都不会忘记问一下有无过敏的往事。 实际上过敏也属于不良反应B类不良反应),但在说明书中单列,表明重视的程度。

第三是【注意事项】栏,这栏告诉一些具体的注意,对使用药品的患者,为了自己的健康,应主动地对号入座。医师药师常常会以医嘱的方式提醒患者。本品“ 1.肝功能不全者慎用。严重肝硬化者的血消除半衰期(t1/2β)延长至正常水平2倍以上,如确实需要使用,则一次给药150mg,一日1次。 2.轻度肾功能不全者不需作剂量调整,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给药时间延长一倍(一次给药150mg,一日1次)。 3.本品与红霉素存在交叉耐药性。 4.为获得较高血药浓度,本品需空腹(餐前1小时或餐后34小时)与水同服。 5.用药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如你的肝功、或肾功不全(12),需据此调整剂量,可低至正常人的一半;3,表明有交叉耐药性,即这种抗生素会因细菌对红霉素的抗药性不再敏感,出现这种情况应换药。4,是服药时间的注意;5,提醒对肝功的监测,因本品的不良反应有“偶见肝功能异常(ALT AST升高)”。

下面三栏,是针对特殊人群的特别注意,也需有关患者主动对号入座。

第四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栏,本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低于0.05%的给药量排入母乳,虽然有报道对婴儿的影响不大,但仍需考虑是否中止授乳。”这是由于药品的“分布”可进入乳汁,有可能对儿童造成影响。建议是慎用。

第五是【儿童用药】栏,说明书上是“尚不明确”,即,缺乏研究资料。因此是否给儿童使用,由医生掌握。  

第六是【老年患者用药】栏:“如老年人的药动学无明显改变,不需调整剂量。”关键是老年患者的肝功或肾功是否衰退,因这影响到药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和浓度。如有,就需要调整剂量。

第七是【药物相互作用】栏。因本文已较长了,而且这栏要罗嗦几句,才能说明白。太长了,朋友们看起来累。准备单独写一篇来解说。

以上几栏都是需使用药物者注意或特别注意的。不要忽略、不要犯忌,这样药品才能最好的为健康服务。也不要让医师去开所谓没有不良反应、禁忌的药物。世上没有神药,“是药三分毒”。用药的时候,必须面对现实,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来使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