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戏谈“健康素养为6.48%”是怎样炼成的?

(2010-10-10 09:56:44)
标签:

健康素养

健康教育

居民健康

畅销书

神医

张悟本

生吃泥鳅

杂谈

分类: 健康杂谈

卫生部在去年12月公布了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对比发达国家的类似数据一般在50%左右。如此低下的数据使人感到吃惊,感到担忧。

我们有合格达标的9年制义务普及教育,有大量的教书育人的各类学校;有遍布各地的电视广播,种种传统媒体,新型媒体;各地有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健康教育中心、医院;有科协、科普协会,有众多的专家教授等等。有政策、有经费、有人员、有平台。但这个数据就那么不争气:100个人中,不到7个人合格呢?

医学权威的影响敌不过不知哪里冒出来的神医;严谨的科普讲座踪影难寻,且听众稀少;伪劣药品器械的广告、推广会铺天盖地;保健养生的畅销书中大量的误导之词…。这些可以解释为民众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低下的结果。但也可以反过来问一下,这些是不是在抵消和减少居民的健康素养呢?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不是一下能说清的。

要科学地分析为什么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如此之低是很困难的,也许需要成为一个重大的科研项目,来进行调查研究。我没有这个能力,只能来个戏说。

一是看看我们的基础教育。很多卫生习惯、医药理念应在小学中学教育阶段中养成。但好多学校是以升学率为考核目标的。这些习惯、理念的知识,升学不考、教师不教、学校不爱。初中或高中设的生理或健康课成了可有可无的豆芽课。在网上看到,往往在开学上了第一节课,发了书,以后就成了其他主课老师随便占用的课时。而且,青少年的健康往往是比较好的(好多慢性病都发生在30岁以后),健康教育就更容易被忽略。

二看我们的医院,本来这是最好进行健康教育的地方,因为在病人生病的时候,对医生的话特别能听进去。但我听到好多老人埋怨:在医院,医生在检查症状、开出处方后,连听一句病人的问话都不愿意,说一句注意的话也不乐意。几下就打发了,开始下一个病人的诊治。病人很迷茫。当然,医生挂的号较多,忙,只有赶时间了。

三看我们的媒体。对大多数离开学校的成年居民,通过媒体是最好最方便的继续受教育的途径。但,好多新闻媒体关心的是新闻,是吸引眼球的“人咬狗”的新闻。一个今年全国高血压日的报道,压缩成×单位组织了一个长途步行活动,连高血压日的主题:“健康体重,健康血压。” 都惜墨如金,不去提及;多数××疾病日的活动仅报道一次义诊。并没有抓住机会为提高居民健康素质多宣传几行。还有一些报道关心的是产品药品,渲染的是新产品的神奇。而不是这些背后的基本的科学卫生知识。有些媒体的卫生健康版,似乎成了一些民营医院的宣传栏,健康知识成了为商家宣传的附属材料,很难保证其科学性。

媒体中有大量篇幅是广告和软广告。自然,商家付了钱,要为商家的产品说话。但,也不要太离谱,应遵守广告的法规。一些药品被吹得天花乱坠,还不惜贬低国家批准的现行药物,夸大其副作用,以求推销其产品。还有对疾病胡乱描写,让人云里雾里。例如,曾在某广播中说×降血糖药,可将血糖降至到零;说高血压不可怕,怕的是血压波动等等。至于散布在居民乡里的各种产品推广会,宣讲者更是口无遮拦,…

不知是媒体被策划人利用,还是合谋,这年头包装推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神医,大师,赚了很多钱;又一个个的被戳破,留下笑柄后隐退。有的受到了惩罚,大都后果不严重。不可否认,这些人的口才,表演技能超群,加上精于此道的节目主持人的捧逗,各种艺术手段的综合使用,很能抓住观众的眼球。但科学节目首先必须是科学,知识节目的知识必须要正确。靠噱头来提高“收视率”,收取广告费,会伤害人民的健康素养、科学素养;有的就直接危害群众。君不见“吃生泥鳅去火”的说法,使医院增加了多少脑寄生虫的患者。张悟本在电视台的信口开河,“80%的糖尿病人都是误诊”,“用糖尿病的药物造成了糖尿病的并发症”,都在挑战人们的健康素养—-有病不要上医院,有病不要服药物。而大量的夸大的保健食品的广告宣传,难道不是在讥笑健康素养中基本理念的第7条“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吗?

养生畅销书是媒体中这些现象的一个浓缩。人民需要科学的保健养生知识,使其畅销,使作者团队发财。这也需要相关部门监督管理,为百姓把关。不能让其鱼龙混杂,让人们自己去识别。一些养生书籍,幕后都有推手,有策划团队。其商业运作,或叫炒作会使很多人被误导上当。我在今年4月的成都书市上,看到张悟本现场签名售书的长龙,其场景之火爆,心情之虔诚,使人难以想象。这就需要监督管理,而不仅仅是事发后的下架处理。

有些力量在致力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有些力量在自觉不自觉的降低健康素养。“社会上开展的一些健康教育活动内容缺乏科学性,有的受商业利益影响,甚至传播错误信息,误导公众”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6.48%是双方多年较量的结果。

希望在下一次的普查中,这个数据能有大幅度的提升,健康水平也有相应的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