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看待开学前学习用品热卖的现象

(2010-08-27 22:53:03)
标签:

教育

育儿

书包

开学

学习用品

热卖

思考

分类: 教育随笔

怎样看待开学前学习用品热卖的现象                      (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暑假即将结束,就要开学了。莘莘学子开始为新学期做物质上的准备。各大超市看准了这一商机,购进了大量学习用品。现在到超市转一转,学习用品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比平时增加了不少,而到超市购买学习用品的家长和学生更是络绎不绝。

看起来,大家都重视孩子的学习,是件好事,其实不然。

昨天晚上潍坊电视台《聚焦》栏目专门就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品的情况做了一个专题。调查显示,新学期要更换书包的学生占被调查对象的50%,更换文具盒的占80%,更换其他文具的占的比例更大。而这些文具均价格不菲。据调查,书包最便宜的49元,最贵的300多元,文具盒最便宜的4块多钱,最贵的100多元。甚至一支小小的铅笔,最贵的竟然卖到了3元。这些商品大都包装精美,深得孩子们喜爱。

记者随机调查了几个购买文具的学生和家长,得到了这样的回答。孩子说:“新学期开始了,当然要换新的。大家都换,我也换。”记者问,原来的呢?孩子么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扔了。”至于家长,大都说:别人家的孩子都换新的,我们当然也要换新的。……

怎样看待开学前学习用品热卖的现象

绝大多数中小学生开学前的购物费用在100元以上。据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虽然他们的商品高中低档都有,但价格低廉的卖的并不好。当被问及这些商品在用途上有何不同的时候,工作人员说,都一样,只不过商家摸准了大家的心理,在外观上下了功夫。其实他们自己也觉得,孩子们频繁更换学习用品,不值得。

其实每一个人都知道,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低与学习用品的新旧之间没有什么关联。想想我们小的时候,母亲给缝个书包用好几年,一支钢笔只要不坏,就会一直用着。至于其他的学习用品,比如铅笔和橡皮,也是尽可能用完。那个时候的花样不多,但一样用。我个人在学生时代只用过一个8块钱的书包。两个铁皮铅笔盒……

怎么看待现在这种频繁更换学习用品的现象?我认为:

第一,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我们都知道,世界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比如做铅笔用的木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没用完就扔掉,使物不能尽其用,说得严重一点,就是暴殄天物。我们有权利消费,但没有权利浪费。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共识。

第二,污染环境。书包、铅笔盒、铅笔等被扔掉后都会造成一定污染。

第三,使学生之间互相攀比。有的学生不在学习上比学赶超,专门比谁买的书包更贵,谁的铅笔刀更漂亮,不利于孩子的学习。

第四,反映了家长不正确的育儿观。家长认为:别人有的,我们也应该有。殊不知,对于孩子来说,精神上的富足比物质上的给予对孩子成长更有利。

宋代大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除了著名的《资治通鉴》外,还有一部《家范》传世。其中《卷三父母》有这样的句子:石碏谏卫庄公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翻译成白话就是:石碏劝谏卫庄公说:“我听说父亲疼爱子女应该教给他们做人的正道,不使他们走上邪路。骄横奢侈,荒淫放纵,就会走上邪路。骄奢淫逸四种习惯都有,这是过分宠爱他们所造成的。”

“宠禄过也”是教育孩子的大忌。现在社会上常有争论,60后看不惯70后,70后又看不惯80后90后。其实,长辈看不惯晚辈是不应该的。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身上的种种问题,往往和父辈祖辈的教育方式有关。小的时候不注意教育方法,他们长大了又嫌他们不懂事,又怎么能让新一代心服呢?

常言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文化知识和行为习惯,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但过分的物质满足反而会使教育的结果变“穷”。

为了孩子们能更健康的成长,我建议:父母们在为孩子购买学习用品和其他生活用品的时候,要把握实用和够用即止的原则,及时制止孩子们的攀比行为。这对孩子们自小养成勤俭节约习惯、环保健康的意识,会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完稿于2010年8月27日22点43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