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就是新生活!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新周刊》每期亮点 |
10月29日,相距610公里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与斯坦福研究所,两台计算机之间首次实现网络连接。这是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资助建立的阿帕网(ARPANET)试验。
阿帕网正是Internet的基本雏形。2009年,Internet覆盖了25%的人类。全球互联网用户超过16亿,3.38亿中国网民的数量甚至超过美国人口,高居全球第一。
世界互联网40年,中国互联网15年,“比特之城”已渐成现实,分布、开放、互动、共享,从互联网特质变成了人类生活和价值观的特质。
互联网搅动资本泡沫、互联网推动阶层演变、互联网创立文化娱乐样式、互联网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中国人在现实中经历30年巨变,在网络里经历15年的巨变,中国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演变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中凸显无疑。互联网的精神气质,必将成为未来中国人精神气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周刊》在1998年试探性地推出封面专题“网络就是新生活?”,现在我们可以确定地说:网络就是新生活!甚至可能是未来生活的引领者。为此,《新周刊》向互联网40年的风云人物致敬,向中国互联网15年的先行者致敬,联合专家学者组成推荐委员会,共同梳理出正在为当代中国人生活提供新价值的网站和网络工具。
今年起,《新周刊》将与业界和网民联合评选出年度“网络生活价值榜”,以评估、奖掖和推广那些深入人心并把国人的生活带往自由、快乐和沟通新境界的互联网新秀。
相对互联网经济,我们更关注互联网生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