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新周刊
新周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235,383
  • 关注人气:49,8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85期 很南北,却不是东西:“脑残”式掘古与造古

(2008-10-16 11:19:54)
标签:

杂谈

分类: 《新周刊》每期亮点

285期 <wbr>很南北,却不是东西:“脑残”式掘古与造古

传统文化复兴,并非实情。
对传统文化这个载体,存在着工程化、节庆化、旅游化、孤立LOGO化、统一化、参评化、之最化、标配化八大误区。我们看不到“人”和“文化”的存在,只看到建筑工程和节庆典礼。
传统文化成了道具,因传统文化之名的建筑工程和节庆典礼可劲造,造就了新时代的形象工程和样板戏。
部分地方政府向历史要荣誉的做法,已经到了绑架历史索要荣誉的地步了。谁投资更大、宣传更到位、吸引的游客更多、影响力更大,谁就更像正版历史和正版传统文化的拥有者。
纷纷扰扰地争古,浩浩荡荡地公祭,劳民伤财地建假图腾,膜拜但不能有效传承,热闹但没有真正消化。传统文化成了招徕地方利益的文化广告牌,真正的文化精髓烂在那里无人理睬。
中华传统文化有可能融为我们的血肉,也有可能被当成外套。脑残式掘古与造古,不能为中国的文化版图增添一砖一瓦。
我们批判过“城市败笔”,那些以摧毁传统为代价换来千城一面的城市之弊;我们报道过“绝版中国”,那些受伤的城市中的文化孤本,关于城市遗产的绝版清单;现在,我们调查争古、公祭和建假图腾的城市个案,以触摸传统文化建设热中的真正炎凉。
正当经济盛世的中华民族,不能因为脑残式掘古与造古,与一个真正的文化盛世失之交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