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徐山
徐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56
  • 关注人气:4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山:《诗经》“如月之恒”句义辨正

(2007-10-03 10:40:40)
标签:

学习公社

诗经

如月之恒

考释

徐山:《诗经》“如月之恒”句义辨正
 
 

[摘要]“恒”字的甲骨文形体为月亮位于天空之中状,篆书“恒”的形体已有讹变,故《说文》对“恒”的形体分析不确。《说文》“恒,常也”的解释作为“恒”一词的本义是可信的。“恒”一词本义的发生背景和月亮有关,所谓“恒”的“恒常”本义是指月亮在天空中运动有其规律性。“如月之恒”,即象月亮那样恒常(运动),比喻生命有常,而不是其相反的变化不定的无常状态。

 


“如月之恒”出于《诗·小雅·天保》。《天保》全诗共分六章,其诗旨如《序》所言:“下报上也。君能下下以成其政,臣能归美以报其上焉。”《天保》的最后一章为:“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该章用四个“如”来歌颂君王。毛传:“恒,弦;升,出也。言俱进也。”郑笺:“月上弦而就盈,日始出而就明。”孔颖达疏:“言王德位日隆,有进无退。如月上之弦,稍就盈满;如日之出,稍益明盛。……弦有上下,知上弦者,以对‘如日之升’,是益进之义。”“如月之恒”句义的理解,关键在于其中的“恒”一词意义的确定。


《说文·二部》:“恒,常也。从心,从舟,在二之间。上下心以舟施,恒也。” 《说文》还收了“恒”的古文,并曰:“古文恒,从月。《诗》曰:‘如月之恒。’” “恒”字在甲骨文里已见,其形体为上下两横,在两横之间为月状,且月状的上下两端和上下两横相连。“恒”在甲骨文里还有异体字,其形为在前述简形的外面加上弓状。王国维首先认定甲骨文此二形均为“恒”字。有关甲骨文“恒”字的考释,王国维《观堂集林》曰:“案古从月之字,后或变而从舟。”王国维又论及“恒”的甲骨文简形的外面加上弓状的繁形异体字:“《诗·小雅》:‘如月之恒。’ 毛传:‘恒,弦也。’弦本弓上物,故字又从弓。”


在卜辞里,“恒”出现在表示殷先公名的“王恒”一词中,而其中的“恒”的形体则为前述的简形或繁形:


“贞:侑于王恒。”(《甲骨文合集》14762)其中的“恒”字为上下两横中有月状的简形。


“贞:王恒易御。”(《英国所藏甲骨集》1177正)其中的“恒”字为简形的外面加上弓状的繁形。


“恒”的金文形体和甲骨文简形相似,其不同点在于“恒”的金文在上下两横之间的月状和上下两横并不相连。


比较“恒”字的篆书和甲骨文简形,可知“恒”字的篆书中的的部件“心”为后来所增。而“恒”字的篆书除去“心”所剩的部分,和其甲骨文简形相比已有讹变,故《说文》对“恒”字的形体分析以及会意方式的解释均不可从。《说文》“从月”的“恒”的古文,仍保留了甲骨文简形中的主要特点,尽管《说文》“恒”的古文和甲骨文简形相比亦有形变之处。


要回答“恒”的初文的造字旨趣究竟如何,首先应正确理解“恒”形体中的上下两横的含义。


在甲骨文里,天和地之义均可用一长横来表示,如“雨”,其形体上方为一长横表示天空状,下为小点状,整个字形象天空下雨的样子。又如“立”,其形体上方为人的正面形,下方为一长横表示地面,整个字形象人站立在地上的样子。另外,“气”的甲骨文形体  中的上下两长横为天和地之状,而充盈于天地之间的就是“气”;该“气”在甲骨文形体里用一短横来表示且位于上下两长横的中间,说明这“气”就在天地之间漂浮。[1]


“恒”的初文形体中的上下两横为天和地之状,而两横之间的月状表示月亮位于天地之间,即位于天空之中。从两横为天和地之状与两横之间的月状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而言,“恒”的金文形体存其造字旨趣,而“恒”的甲骨文形体已将原来上下两横之间的月状和上下两横并不相连的关系变成了相连的关系。


《说文·木部》:“A(其形体为左“木”右“恒”的左右结构,下同),竟也。从木,恒声。”《说文》还收了“A”的古文,其形体上下为两横,在两横的中间为篆书的“舟”形。也就是说,“A”的古文形体和“恒”的篆书形体去掉“心”所剩的部分相同。段玉裁注:“[A,竟也]《弓人》注曰:‘恒读为A。A,竟也。《大雅》:‘恒之秬秠。’毛云:‘恒,遍也。’ 遍与竟义相足。[从木,恒声]古邓切。”段玉裁并在“A”的古文下注曰:“按今字多用,不用A。舟在二之间,绝流而竟,会意也。恒之字本从心从  。” “A”的古文形体“今字多用  ,该形体后又作“亘”。段玉裁释“A”的古文形体“亘”为“舟在二之间”,不确。从字形演变的角度来看,“恒”的甲骨文所对应的形体,就是《说文》“A”的古文形体(后来写作“亘” )。


有关“亘”一词在典籍里的用法,《汉语大词典》列出的前五个义项为:“①穷尽;终极。②绵长;绵延。③遍。④引,萦绕。⑤横度;贯穿。”诸义项的首见书证材料取于汉代至西晋时的作品。从这些义项中可以看出,“亘”的核心意义就是段玉裁注“A”时所认为的“竟、遍”义。


从形体演变序列而言,“恒”、“ A”为“亘”的后出分化字。这样,在综合考虑“恒”的甲骨文形体和“亘(A)”、“恒”、的词义系统后,《说文》“恒,常也”的解释作为“恒”一词的本义是可信的。下面来分析“恒”一词的“恒常” 本义和“恒”的甲骨文形体表现之间的关系。


“恒”的初文形体为月亮位于天空之中,可见“恒”一词本义的发生背景和月亮有关。所谓“恒”的“恒常” 本义当是指月亮在天空中运动有其规律性,即一个月的时间为月亮盈亏的变化周期。卜辞里已有“一月、二月”等月份名,可知殷人早就认识了月亮盈亏的变化周期。


月亮有盈亏的变化,在甲骨文里“月”即月亮状,其形体为月阙之形。“月”的形体以月阙为表现特征,是因为如用月盈的圆状来表现的话,其形体在文字系统中容易和其他圆状物相混。换言之,甲骨文里的“月”虽然在形体上为月阙之形,实际上包括了月盈时的圆状之义。这样,“恒”的初文形体为月亮位于天空之中,其中的部件“月”虽为月阙状,由于“恒”一词的本义指的是月亮在天空中运动的整个周期,自然也就包括了月盈时的圆状之义。同样,“恒”在甲骨文里除了简形外,还有在简形的外面加上弓状的繁形。其繁形中所加的弓状,仍是“月”的形体以月阙为表现特征的强化形式,即月阙犹如弓状。


在讨论了“恒”一词的本义和“恒”的形体义之间的关系后,再来讨论本文一开始提出的《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句义的理解问题。在对“恒”一词的本义和“恒”的形体义之间的关系、早期典籍里“恒”的用法以及“如月之恒”出现的语境这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之后,我们认为毛传的“恒,弦”以及郑笺“上弦”之说并不可取。


首先,在早期典籍里将“恒”训为“弦”义仅此孤例。“恒”在早期典籍里多见,如《诗·小雅·小明》:“嗟尔君子,无恒安处。”郑笺:“恒,常也。”《书·尹训》:“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孔传:“常舞则荒淫。”《易·恒卦》:九三爻:“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其中的“恒”为“恒久”义,和“恒”的“恒常”本义相关。也就是说,在早期典籍里“恒”均用如“常”以及“常”的相关义。


另外,从“如月之恒”出现的语境来看,《诗·小雅·天保》第六章用四个“如”来歌颂君王。其中“如日之升”,比喻充满活力和朝气;“如南山之寿”,比喻长寿;“如松柏之茂”,比喻生命力旺盛。如果依毛传“如月之恒”的“恒”训为“弦”之说,则“如月之恒”即“如月之弦”之义,而弦月本身没有什么可多加赞颂之处。郑笺将毛传训为“弦”之说进一步发挥为“上弦”,实际上是受了“如月之恒”之后的“如日之升”句的影响,认为“月上弦而就盈,日始出而就明”。针对郑笺中隐含的思路,孔颖达疏又作了阐发:“弦有上下,知上弦者,以对‘如日之升’,是益进之义。”然而月有上弦、下弦之分,郑笺断定为“上弦”,实属不明“恒”的本义所作的拟测之辞。此外“恒”被解释成“上弦”义,此义从“恒”一词的词义系统来看找不到相应的语义位置。其实在《诗·小雅·天保》中,“如月之恒”和其后的“如日之升”各为一喻,不可强行将两喻牵扯在一起。


综上所述,《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句中的“恒”用的就是“恒”的本义“常”义。“如月之恒”,即像月亮那样恒常(运动),比喻生命有常,而不是其相反的变化不定的无常状态。


最后对“恒”字的形、声、义三方面作一小结:


(一)“恒”的形。“恒”的甲骨文简体初文所对应的形体后作“亘”,而分化字“恒”则是在初文的基础上加“心”。这表明在造“恒”字时,其词义已从月亮的恒常运动的本义引申出“恒心”义来。


(二)“恒”的音。“亘”、“恒”两字的上古音极近。“亘”,上古音为见母蒸部。“恒”,上古音为匣母蒸部。两音韵部相同,在声母方面,见母为舌根音而匣母为喉音,两者发音部位接近,所以“亘”、“恒”两字有着明显的语音演变关系。


(三)“恒”的义。“亘”、“恒”两字分化以后,原来词义系统中的几个不同的义项如“常”、“竟、遍”(“竟、遍”义当为“常”本义的引申义)以及“恒心” 等用法,正如我们在先秦典籍里所看到的那样,均可用“恒”字来表示,而到了汉代,其中的“竟、遍”的引申义用法则用“亘”字来表示。

 

 

[附注]
[1]有关“气”字的讨论,参见拙著《汉语言的起源》,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150页。

 

 


本文刊于《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