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考报名方式改变,先考试后报名,考试录取好像分三部分进行,指标生的分数段、统招生的分数段、自费生的分数段。因为没有要参加中考的学生加上名堂繁多也不清楚是咋回事,但是对指标生的录取分数线的过低大家有很大的意见(今年某高中指标生的最后一名学生的录取分数为393分,而统招生为534分,自费生分数线为528分,相差一百三四十分)。何为指标生?为什么有指标生?如何分配指标生?
网上解释为什么有指标生(不知哪个地区那个省份的解释,拿来做参考)?"实行指标生制度是教育厅的一项制度,目的是促进城区和农村教育资源平衡。按照省里的要求,指标生的比例要越来越大,直到全部是指标生。
统招生就是统一招收学生。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依次录取。
指标生就是根据学校管理情况、本学区内在校生情况等多种因素,把高中学校招生数直接分到初中学校,学校内部按照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这样做,不至于大量学生挤破头进入城区学校,造成城区学校班额变大,管理难度加大,同时,农村学校生源不足。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平等教育"。
指标生的操作网上是这样解释“指标生是在你所在初中报考某一学校成绩都不理想达不到该学校录取分数线的情况下才会显示作用的
比如说今年该录取分数线为450 但你们学校报考的人里面都达不到此成绩
那么报考的人按成绩排序你们初中有几个名额,前几名就可以在分数达不到的情况下被某中学录取,当然如果前几名的成绩都达到了也是按指标生走,也就是说后面的同学不能按指标生名额进入该学校
”
但是看到、听到有参加中考学生的家长对这一政策说法不一,有人说学生们十四、五岁开始经历人生第一次竞争,竟然在一种不公平的条件进行,学生辛苦九年出汗、出力到最后临近考试的几个月里的拼搏,527分被理想学校拒之门外,393分的学生跨入学校,难道527分的学生付出的不够多吗?不知此方案出台时考虑过没有,学生的心理受到多大的打击,不公平竞争袭击到十几岁的学生这里,早早的让他们体会不公平的社会竞争,担心将来他们能身心能健康吗?他们会不会....。



看看这些家长为一两分之差孩子们着急的情绪能不影响孩子吗?
看到照片上焦急的表情和家长们的对话感受是只要考试录取就选择公平竞争,付出让他得到,让孩子们从小知道不付出不得到。至于大量学生挤破头进入某学校,造成学校班额变大,管理难度加大的问题应从源头抓起,从开始学习的孩子抓起的同时提高教学水平。不要让我们的孩子过早的看到不公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