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药是饭前吃好还是饭后吃好?(转帖)http://ask.yaolan.com/question/1104272106563200e6cd.html

(2011-11-20 06:58:31)
标签:

中国

补脾益肠丸

饭后服用

大承气汤

药力

健康

分类: 生活
汤剂,古称汤液,是中药最为古老的剂型之一,在中医临床应用中也最为广泛,历经几千年不衰。

除与中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外,更在不断吸纳现代科学技术,使汤剂本身的特点更好的为人利用。汤剂能够充分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并具有疗效快,易吸收,作用强等几大特点。

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疾病。清代著名医学家徐灵胎就曾讲:"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反而有害……"就指出了正确的服用汤剂可以加速病情的好转,而错误的服用方法会使病情恶化。

由此可见汤剂服用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药物在人体中的吸收和治疗效果,如何才能正确服用汤剂呢?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的服药时间 服药时间应根据病情来决定。病在上焦的(心、肺部),欲使药力停留较久,宜饭后服;病 在下焦的(膀胱、肠),欲使药力迅速下达,宜饭前服;清热解毒药、润肠泻下药、滋补药宜空腹服,此时胃中空虚容易吸收。所谓空腹服即指早饭前一小时或晚饭后一小时服药。特殊药物应特殊服用,如助消化药在服药前应少量进食以助药效;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服药前应喝点儿糖水,这样可以提高杀虫的效果;攻下药在得大便后应立即停服;安神药、滋补药、延缓衰老的药物都宜睡前服用;安眠药应在睡前2小时服用;治疟药应在发作前2小时服用。急诊用药则不拘时间,慢性病多服丸、散、膏、酒者,应定时服用。如遇汗难出者,可缩短服药的时间,以利于发汗。

二、 正确的服药温度 汤剂在治疗一般疾病时均宜采用温服法,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情况应按特殊的服法服用。 凡属理气类药,热则易舒,凉则增滞;活血、补血、凉血、止血类药,寒则瘀淤,热则沸溢。凡服解毒剂,俱宜冷服,可使毒物之淤滞易于排出,热服则增毒物之宜散。凡热性病宜冷服(如四虎汤),而寒性病则宜热服,发散攻下,以助药力。行血脉通络达筋骨者宜热服,收涩固精止血之剂则宜冷服。除烦止渴祛暑之剂宜热服,解表药多属辛散之品,功能疏散肌表,宜热服;清热药和消暑药宜冷服。大热病用寒药应温服;大寒病用热药应冷服。对于不应冷服的汤剂在服用后会引起胃肠刺激,出现腹痛或呕吐,可用生姜擦舌即止。

三、 正确的服药剂量 中药汤剂均是煎煮2~3次后的合并液,再按临床需要分次服药,一般来讲,每次以服用 150毫升为宜,但有的病症也有例外。发热病人服清热解毒剂时,药液可稍多些以助药力;生津止渴药,药液量也应多,并可代茶频服。身强者服药多些,身弱者如儿童和重病人,服药量应少些。一般儿童1岁以内用成人药量的五分之一,1~3岁用成人药量的四分之一;4~7岁用成人药量的三分之一;8~10岁用成人药量的一半;10岁以上就可以用成人药量了。

四、 正确的服药次数 一般汤剂一日分早晚两次服用,清热解毒药可每日服3~4次。补液药应早晚各服1次,发汗药可加服2~3次,含咽药汁可少量多服几次。 掌握了这些方法之后,就能够更好地利用药性,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大多数药物宜在 饭后服用,尤其是补益药(如人参),健胃药(如补脾益肠丸) 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甘露消毒片);而驱虫药(如乌梅丸 )和泻下药(如大承气汤),则于空腹时服用较好;不言而喻,安神类药物应在睡前服用。不管是在饭前或饭后服药,都应有半小时至一小时的间隔,以免影响药效。 一般来说,中药通常需一天口服三次。病情缓和者可每日口服二次;而病情较重、较急者,可根据医师的指示,每隔四小时左右服药一次,夜晚也不停止,以使药力持续,有利于更快地缓解症状、减轻病情。大多数药物宜乘温服下,发汗药更须热服以助药力,而清热药最好放凉后服用。尽管中药的药力比较缓和,很少出现毒副作用,但生病后还是应该尽早寻求医师的诊治,谨慎服药才对。
其他药物服用时间:
滋补药 适宜在早晨空腹时或晚上临睡前服用(有利于吸收,但消化不良者除外)。
维生素 适宜在两餐之间服用。如果是用维生素K止血,则应及时服用。
抗生素 适宜在饭后服用。为了维持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最好在规定的时间内服药。
胃肠溃疡药 最好在睡前加服一次(夜里胃酸分泌有一个高峰期)。

止痛药 通常在中午服用(人体在上午11~12时对痛觉最敏感)。吗啡和杜冷丁则应在晚上9时使用(镇痛效果最好)。有的临床医生主张疼痛时才服用,认为这样能减轻可能产生的耐药性。
止喘药 宜在晚上临睡前服用(预防哮喘在凌晨2时最敏感期发作)。
降压药 宜在早上10时、下午3时服用,临睡前则不宜服用。新一代降压药不少是一天一次服药。
助消化药 应视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和要求,分别安排在饭前或饭后服用(饭前服用可促进消化液分泌,饭后服用可使之与食物充分混合)。

在人的一生中,难免有时候需要吃药,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才会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大多数药物宜在饭后服用,尤其是补益药(如人参),健胃药(如补脾益肠丸) 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甘露消毒片);而驱虫药(如乌梅丸 )和泻下药(如大承气汤),则于空腹时服用较好;不言而喻,安神类药物应在睡前服用。不管是在饭前或饭后服药,都应有半小时至一小时的间隔,以免影响药效。   

  一般来说,中药通常需一天口服三次。病情缓和者可每日口服二次;而病情较重、较急者,可根据医师的指示,每隔四小时左右服药一次,夜晚也不停止,以使药力持续,有利于更快地缓解症状、减轻病情。
  
  大多数药物宜乘温服下,发汗药更须热服以助药力,而清热药最好放凉后服用。

  尽管中药的药力比较缓和,很少出现毒副作用,但生病后还是应该尽早寻求医师的诊治,谨慎服药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