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杂 文:浅谈那些无聊的诗

(2015-02-04 11:41:51)
标签:

佛学

诗歌

梨花体

别人

那些

分类: 时事杂谈
  最近网络窜红的诗人当数余秀华了,真可谓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其中备受推崇的便是她那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还有一首就是《礼轻人意重》,也是让人惊掉下巴之作。
  究其原因,也不外乎几个:一是国人可能性压抑太久,没看到这么露骨的诗;二是媒体的过度炒作;三是那些哗众取宠唯恐天下不乱的诗作评论家们的肆意渲染。

  坦白地说,余秀华的很多诗还真是写的相当不错,也很有自己的思想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却不知为什么?那么多有丰富内含的好诗没让人感兴趣,倒是几首让人惊讶的诗获得众多人追捧。这除了说明国民的文化素养日益低下的缘故之外,不知还能说明些什么呢?
  以前赵丽华的“梨花体”出现时,也是红极一时;随后紧跟的乌青“废话体”;再接下来又是“下半身诗歌”……真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除了昙花一现,迅速消失在诗歌海洋里之外,真不知给众多诗歌爱好者们留下了什么值得去回味和借鉴的东西。
  如今这世界因为网络的普及,确实发现了很多优秀写手,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标新立异,自立门派,滥竽充数的另类,只知图一时之快,不知给年青的读者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是的,网络是开放的平台,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写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哪怕那是自己的隐私,哪怕是你那些见不得光的垃圾,因为那是你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至于别人的评论,你也可以置之不理,我行我素。既然你已经决定要写这种不要脸的东西,要走不同于别人的创新之路,还何谈别人是否对你有何看法?
  只是感觉有些公众刊物、知名人物的跟风很让人不能理解,他们不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还有些混淆视听的嫌疑。
  诗歌原本是种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将精华浓缩的体裁,有时短短几十个字便表达出了作者很深邃的思想,如果在那几十个字里面,出现几个大家都明白且庸俗的字眼,那也便降低了诗的深度和美感。
  冠冕堂皇的话无需多说,只想说明一个浅显的道理。人类之所以比动物文明,就是因为我们知道了穿上衣服遮羞,如果让我们揭开这层面纱,裸露地面对彼此,那我们岂不是回归了最原始社会?如果那种情况真是有些人所希望的话,我建议大家倒不如都扯去那层遮羞布,到街上去裸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