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烦不扰淡泊不失
(2012-10-29 16:38:30)| 标签: 杂谈 | 
			圣祖仁皇帝既建避暑山庄,延揽胜概(把美丽的景色都邀请来),锡以(赐给)三十六景之名,皆御书题额并御制三十六诗,绘图成帙垂示册府(保存在帝王藏书之所中以流传于后世)。
上一段话是《大清统一志》所记载,其中无不赞美避暑山庄之胜景,澹泊敬诚殿就是其一,澹泊敬诚殿位于避暑山庄的正宫区,是正宫的主殿,此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周围设廊,起基座,卷棚歇山顶,地面和台基均用豆瓣大理石铺砌。初建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乾隆十九年(1754年)用楠木进行了改建,所以又称“楠木殿”。楠木产于我国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依据当时的人力、物力采伐起来十分艰巨,曾有:“一木初卧,千夫难移,入山一千,出山五百”之说,又因楠木生长缓慢,成熟期要在百年以上,故而相当珍贵。
殿内正中悬挂着康熙题名的“澹泊敬诚”匾额。《淡泊敬诚》最初源于《易经》:“不烦不扰,淡泊不失”,诸葛亮《诫子书》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清朝康熙皇帝亲自书写“淡泊敬诚”四字匾额悬挂于正殿上方,表示康熙大帝追求宁静无为以明德政,不忘真诚敬守天道祖法的信条。
殿中央是紫檀镶黄杨木的地坪,地坪后有紫檀围屏一座,围屏上雕刻“耕农图”,图中共雕刻了163人。围屏前设有宝座,宝座上悬“澹泊敬诚”横匾,宝座旁配有羽扇、足踏、甪端、太平有象等陈设。东边山墙上镶嵌乾隆《赋得澹泊敬诚》诗帖落、西边山墙上原来挂有康熙亲自组织测绘的《皇舆全图》,即清代的全国地图。北墙东西两侧有16个藏书隔,原存有《古今图书集成》一部,共一万卷。殿内梁柱、隔扇以及735块天花板均为楠木,天花板上雕刻有万(卍)字、蝙蝠、卷草等纹饰。在大殿的前檐下,悬挂着三块金漆云龙诗匾,之上镌刻着三首乾隆皇帝退居太上皇以后来避暑山庄所作的写景抒怀诗。中间一首写于乾隆做太上皇的第一年,时年86岁,即嘉庆元年(1796年);东面一首为乾隆87岁所作,即嘉庆二年(1797年);西面一首为乾隆88岁所作,即嘉庆三年(1798年)。这三首诗由东至西依次为:
至避暑山庄作
夜雨朝晴行路宜,广仁岭过众情怡。
山庄避暑上皇合,御骑习劳子弟随。
讵为耽吟智仁乐,每勤示政旰宵为。
更思秋狝多年罢,家法绳承莫怠之。
至避暑山庄成什
祖功避暑建山庄,夏五来临岁以常。
佳蔚屡沽昨真渥,浓云复作晓淑凉。
骋观农景时晴好,兼意旅情减泞良。
岭过广仁看色喜,今居太上耀辉光。
至避暑山庄作
昨晚雨宜晴更宜,山庄于是驻情怡。
途斯旧识不期至,民久相亲任意随。
巡狩惟勤人事省,豫游讵在己私为。
频频望捷仍未已,掷笔促章自哂之。
淡泊敬诚殿是举行重大典礼,接待外使政要的地方,相当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金銮殿)。据历史记载,乾隆皇帝曾在此殿接见了蒙古杜尔伯特部首领三策凌、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西藏政教首领六世班禅以及英国特使马格尔尼,是中华民族团结的历史象征。
						
		
		
		
		
		
		
							
		
				
		
				
	上一段话是《大清统一志》所记载,其中无不赞美避暑山庄之胜景,澹泊敬诚殿就是其一,澹泊敬诚殿位于避暑山庄的正宫区,是正宫的主殿,此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周围设廊,起基座,卷棚歇山顶,地面和台基均用豆瓣大理石铺砌。初建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乾隆十九年(1754年)用楠木进行了改建,所以又称“楠木殿”。楠木产于我国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依据当时的人力、物力采伐起来十分艰巨,曾有:“一木初卧,千夫难移,入山一千,出山五百”之说,又因楠木生长缓慢,成熟期要在百年以上,故而相当珍贵。
殿内正中悬挂着康熙题名的“澹泊敬诚”匾额。《淡泊敬诚》最初源于《易经》:“不烦不扰,淡泊不失”,诸葛亮《诫子书》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清朝康熙皇帝亲自书写“淡泊敬诚”四字匾额悬挂于正殿上方,表示康熙大帝追求宁静无为以明德政,不忘真诚敬守天道祖法的信条。
殿中央是紫檀镶黄杨木的地坪,地坪后有紫檀围屏一座,围屏上雕刻“耕农图”,图中共雕刻了163人。围屏前设有宝座,宝座上悬“澹泊敬诚”横匾,宝座旁配有羽扇、足踏、甪端、太平有象等陈设。东边山墙上镶嵌乾隆《赋得澹泊敬诚》诗帖落、西边山墙上原来挂有康熙亲自组织测绘的《皇舆全图》,即清代的全国地图。北墙东西两侧有16个藏书隔,原存有《古今图书集成》一部,共一万卷。殿内梁柱、隔扇以及735块天花板均为楠木,天花板上雕刻有万(卍)字、蝙蝠、卷草等纹饰。在大殿的前檐下,悬挂着三块金漆云龙诗匾,之上镌刻着三首乾隆皇帝退居太上皇以后来避暑山庄所作的写景抒怀诗。中间一首写于乾隆做太上皇的第一年,时年86岁,即嘉庆元年(1796年);东面一首为乾隆87岁所作,即嘉庆二年(1797年);西面一首为乾隆88岁所作,即嘉庆三年(1798年)。这三首诗由东至西依次为:
至避暑山庄作
夜雨朝晴行路宜,广仁岭过众情怡。
山庄避暑上皇合,御骑习劳子弟随。
讵为耽吟智仁乐,每勤示政旰宵为。
更思秋狝多年罢,家法绳承莫怠之。
至避暑山庄成什
祖功避暑建山庄,夏五来临岁以常。
佳蔚屡沽昨真渥,浓云复作晓淑凉。
骋观农景时晴好,兼意旅情减泞良。
岭过广仁看色喜,今居太上耀辉光。
至避暑山庄作
昨晚雨宜晴更宜,山庄于是驻情怡。
途斯旧识不期至,民久相亲任意随。
巡狩惟勤人事省,豫游讵在己私为。
频频望捷仍未已,掷笔促章自哂之。
淡泊敬诚殿是举行重大典礼,接待外使政要的地方,相当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金銮殿)。据历史记载,乾隆皇帝曾在此殿接见了蒙古杜尔伯特部首领三策凌、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西藏政教首领六世班禅以及英国特使马格尔尼,是中华民族团结的历史象征。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