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思思
陈思思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23,177
  • 关注人气:10,8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山大地震“重男轻女”根深蒂固

(2010-08-02 15:16:32)
标签:

电影

唐山大地震

姐妹俩

路牌广告

徐帆

娱乐

分类: 思思随笔

              唐山大地震“重男轻女”根深蒂固

      前阵子演出比较多,所以也一直没闲下来,

      现在是暑期,上映的电影比较多。看到到处都是关于电影宣传的路牌广告,媒体广告,尤其是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宣传是轰轰烈烈。难得休息一下,于是昨天跑到电影院,看完可这部感人的电影。

    单说整个电影的情节和整体感觉,还不错!徐帆的表演,从头至尾,撑起了整部电影的台面。无论是的她的歇斯底里,还是她的内心纠结,都贯穿着整个电影,让那种地震之后人们的内心悲伤,自然地流露了出来。整部电影感人至深,在保证票房的前提下,也达到了催人泪下的良好社会效益。

    我认为,除了电影的感人之外,中国那种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也通过不同角度体现了出来。

    电影刚开始的时候,姐弟俩都要吃西红柿,最后仅有的一个徐帆给了儿子,却没有给一旁受委屈的女儿。另外,就在大地震后,姐弟俩被压在同一块石板下后,由于营救的特殊性,只能救一个。在万般痛苦,万念俱灰之下,徐帆无奈选择了先救儿子。就这样,这道阴影竟成了女儿登登抹不去的伤痛和恨!在那种万分危急的时刻,徐帆潜意识地选择了先救自己的儿子,而这种潜意识归根结底不是来自于徐帆,而是来自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来自于几千年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  

    其实,这只是一个电影的小细节,但却能着实体现中国人“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电影玩的就是细节,就是生活,就是社会,就是社会中的人。《唐山大地震》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地震之后的悲痛,也有整个社会中不同人的观念。从这一点上,我觉得 《唐山大地震》还是一部不错的电影,艺术是没有完美的,恰到好处足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