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曾轶可评委瑕疵快女不完美娱乐 |
分类: 热点时评 |
“爱上”曾轶可,“爱上”不完美
最近发现网民们在网上争论得不可开交,于是仔细去看了下“快女曾轶可”的相关新闻,立马“走音快女”、“绵羊天使”、“强大后台”……等一系列重量级的词汇接踵挤进我的视线,便不胜感慨,东方巨龙,地大物博,真真高人济济,强者隐没,河山代有奇才出……快女有才,评委有才,群众更有才。不过,话说回来,在网络横行的时代里遭受如此猛烈地抨击,对一个小女生来说,无论她做出了什么“壮举”,似乎也显得太残忍了一些,彷佛看到曾轶可站在疾风骤雨的舞台上,渐渐无招架之力。
付于一指,受之百拳。
现在“愤青”那么多,试问有谁是在冷静地思考问题。其实静下来用平常心去看待,你会发现很多你在冲动之时压根儿不曾想到的东西,就像曾轶可的“不完美”,或许你会爱上它。
首先需要解释一下,这里我所说的“爱上”,并不是来自情感激动欢欣的喜悦,只是想开另一扇窗去“读”。抱着一种宽容的心态,平静地看待瑕疵,哪怕是一些很不靠谱而大片的美中不足。但是,请相信,敢于把不完美呈放上前,接受审视和挑剔,是需用勇气的。
我一直想问,音乐,究竟带给我们什么?
专业的评审,对音乐敏锐和独到的见解,音准或是旋律,以及最基本的评断能力……这些已经讲得够多了,没有继续争议的必要。我以为,音乐能带给人感动和共鸣,在某个特别的时刻触动你的某根神经,不论是浅吟低唱还是激越昂扬的振奋,如果打动进你的心灵,这样的音乐就是美好的。
那么,在快女的舞台上,曾轶可展示的音乐是美好的吗?这个答案只在听众们各自的耳朵里掂量,如同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当然,快女的舞台也并不是一个职业歌手筛选的平台。作为一种音乐类选秀节目,快女只是成百上千个新一轮平民造星运动的延续,它对味的只是大众对娱乐的需要,而非歌唱家培育的摇篮。
这么说来,歌迷们需要一个怎样的娱乐领袖,决定着曾轶可和“曾轶可们”的未来究竟能走多远。
走音、另类,乃至于背后扑朔迷离的“后台”,争议无疑是最好的包装手段。试问,一个完美到毫无瑕疵的境界,我们除了高山仰止般景仰外,还能说些什么。
相反,不完美,拥有无限可能。
伍洲彤讲说,当一群快女大拼英文歌的时候,曾轶可目光呆滞懒洋洋有气无力地抱着吉他像梦呓一般地唱歌,感觉好像所有的门都闭了,只剩下她一个人不知所云地唱歌,是一种奇怪的感觉。这个评说让我觉得公平,奇怪不是好与不好,偏偏打动了评委而已,于是他们留下她在台上,看能走多远,火多久,接下去会怎样。
诚然,包小柏慨然退出评审也是一种态度,从一个专业评审的角度他遵循他的操作和规范,也只能说,很可惜,曾轶可没有在包小柏的感觉体系里打动他。包小柏的退出和伍洲彤的奇怪同样毫不过分,秉承自心。
作为看客的我们,希望可以娱乐一下,快乐一点,如果曾轶可的走红能够满足湖南卫视收视率的要求,能够制造足够且不过分离谱的话题性,能够提供娱乐的效果和满足大众对娱乐的需求,能够圆一个女孩儿的梦,未尝不可。一场大规模的颠覆而已,选手和评委承担了重重的责任和后果,卷入了不计其数原本没想到自己会参与进来的人们,“快女”依然从另一个层面上成功地吸引了人们对此电视节目的强烈关注。
只是,大家有没有仔细地思考过,在这场所谓轰轰烈烈的“派系”的争斗中,谁才是最大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