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绿叶两相亲
“美丽的红花,青翠的绿叶,饱含着它们同根生的情谊,一句贺词浓缩了我对你深深的祝福:我们家的宝贝,因为你的诞生使这一天别具意义。阳光因你而灿烂,世界因你而精彩;亲人因你而自豪。亲爱的玫瑰,姐遥祝你:生日快乐,一生幸福!”
我的生日,唯一的姐姐用短信传来了深情的祝福。
姐姐将我比作红花,把自己比作绿叶,既让我感动,又让我汗颜。
姐姐很特别,和我有太多的不同。
姓氏不同。父母讲平等,她随父亲姓胡,我随母亲姓陈。
年龄相差甚远,跨了年代,隔着岁月。姐姐常戏说自己是“文革运动的产物”“艰难岁月的结晶”。而我是“幸福时代的花朵”。
“一娘生九子,九子九个样”。用在我和姐姐身上,真的很恰当。姐姐细眉细眼,个子小巧。我呢,星眉朗目,高出姐姐近乎半个头。她是父母的“浓缩”版,我是父母的“扩大版”。因此,爱开玩笑的姐姐常说父母偏心,既然有本事造我这么个光彩照人的“优等品”,为何偏把她弄成“一个抛在人堆里就找不见人的主”。当然,这只是笑谈。其实,我家姐姐,眉清目秀,温温婉婉,典型的南方小女子,细看起来,还是蛮养眼的。
虽然是“浓缩版”,但作为枚美人的后代,我的同胞姐姐当然还是有点过人之处的。
她学的是文科,文科成绩是一等一的好。但在读大学时,她却改学了工科,而且也学得相当不错。她从事的职业更是五花八门:检验员、工程师、小老板、律师、教师、自由撰稿人。只是没有一样是和艺术沾上边的。
母亲在略感遗憾之余,还是给了她相应的肯定。说我家姐姐虽没成什么大器,但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干的得心应手,有模有样。她那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还是很值得人一学的。
在外人眼中,从外表看,我和姐姐相似之处甚少,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成为最亲密的姐妹。母亲常说,我和姐姐是她的手心和手背,手心手背自然都是长在母亲身上的肉。相同的血脉让我和姐姐性格相近,心意相通。每次去深圳演出,再忙我都会约在深圳工作的姐姐一起相聚。我们一起逛街,聊天……。相聚虽然短暂,但时光却很美好。当然,每年春节,姐姐都会来北京和我们团聚。除夕之夜,我在外演出,姐姐和母亲守着电视看我的演出。无论我回来有多晚,她们一定侯着我回来一同放烟花。姐姐还会帮我洗头,做做按摩,让我疲惫的身体得到放松。一家子其乐融融。
明年,小侄儿就要上大学了。姐姐说等小侄儿考上大学,她就来北京和家人团聚。每逢佳节,我也不用再替她发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感叹了。
到那时,红花美丽,绿叶青翠,红花绿叶两相亲。最感欣慰的当是我亲爱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