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大小小送走了四十二只,自己心里挺满意,自认审核领养人还算合格,但是,再严谨的救助和领养,也免不了出纰漏,就是话说:人算不如天算。
八月末,一位收入住房条件都不错的女孩儿领养了“牡丹”,三里河带回来的七只小猫里最后一只被领养的猫,那时,它已经快五个月大了,胆子偏小,但是不具攻击性只是单纯的胆小,再三跟领养人详细交代了“牡丹”的各种情况以后,女孩觉得都没问题,不过就是当它是空气养着就好了。

被领养五个月后接回来绝育的“牡丹”。
送过去最初几天,“牡丹”躲在封闭式沙盆里不出来,不吃不喝,女孩子很着急,九月三日,我第二次过去给她演示人工饲喂,当时喂了“牡丹”罐头和水,并教给她怎么在最初时间里每天喂一点吃的,让“牡丹”慢慢度过应激期。
那以后,“牡丹”没几天就自己主动进食活动了,随着时间过去,“牡丹”渐渐适应了新环境生活,吃喝玩耍都很正常,我也跟着领养人的微信圈消息一步步地看着“牡丹”变成一只家猫,到后来,主人夜里睡觉,“牡丹”会上床侍寝,主人下班回来,它能亦步亦趋跟着转悠,甚至还能主动贴近主人示好,我认为,这样的状态已经是“牡丹”最好的了,而且也基本度过了最难过的时期,一切都没有问题了。

基本正常的生活状态,居然被退养,我也是醉了。
事情往往在自认为最好的时候出现难以接受的情况。
前不久,主人联系我,表示想放弃领养,原因有二:一个自己工作很紧张,每天下班都很晚,回来夜里睡不好,“牡丹”夜里在床下玩耍折腾,严重影响了自己休息,几个月来身体已经出现问题;二,自从“牡丹”来了以后,自己从来没有正式滴抱过它,一抱“牡丹”就紧张挣扎,而自己也比较胆小,很怕被挠,所以几个月来,正经地抱抱“牡丹”成了大问题,眼看着“牡丹”到了该绝育的时候,自己几个星期连续跟医院约手术,结果都是因为不能成功把“牡丹”装进猫包带出去而一再拖延。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给出的建议是:夜里可以把“牡丹”隔离在其他房间,让它的活动不至于影响到主人休息,(主人租住的房子比较大,有个小客厅和阳台),至于不能抱的问题,我觉得主要还是主人自身问题,并不是猫的问题,虽然“牡丹”的确胆子小,但是按照主人描述的状态,“牡丹”只要加以尝试,慢慢的不会永远不让主人抱的,主要还得看主人自己的主动尝试。就此,主人也承认是自己的问题,但是却称克服不了,自己胆子小,不敢尝试跟猫这么亲密的尝试,如果总是这样,以后自己搬家,或者带“牡丹”出去打疫苗、看病就都会成了很麻烦的问题,所以,自己纠结再三,还是决定放弃它。
对于这样的退养理由,我很是无奈,如果说“牡丹”经过几个月的适应依然不能正常生活,倒没话说,仅仅因为不让人抱着,就克服不了了,我是实在觉得很难接受,但是,难以接受也没办法,人家就是要放弃了,而且正好在“牡丹”要做绝育的当口,这能说是猫的问题吗?猫有问题,因为胆小,但是主要的还是人的问题,却不愿意克服,这就没办法了。
一月二十四日(周日)下午,跟主人约好,我开车过去帮着抓“牡丹”带回昌平做绝育,事先我做好了最困难的心理准备,还带上了抄子,预备着实在不行搞不定就下抄子,结果,
没用两分钟,我就用转移代把“牡丹”装进去了,尽管它有点胆小,但是很安静很老实。
当天下午带到昌平合作医院,因为高度紧张应激,麻醉效果不佳,医生建议先让它平静一下择日再做手术。第二天(周一)上午,我过去看“牡丹”,护士说它没吃没喝——又是“老一套”,不吃不喝糟蹋自己,我把它抱出来喂了一个八十克小罐头和水,挺乖的几乎都吃了,周二上午,“牡丹”顺利做了绝育手术,准备住院到拆线在出院接回来,那以后,它又会适应一段家庭以外的生活,在笼子里再次等待自己的下一个归宿,很为它心疼,真的很可怜,它只是慢热,没有毛病。

当天下午,麻醉后不倒,没办法,医生只好让它先放松一天再说。

看着它害怕的样子,我心里很难过。

第三天手术。

第四天我人工饲喂一个小罐头,吃的只剩下一点点。
周三上午再次过去看它,还是没吃没喝,这回,直接拎出来抱着又喂了一个小罐头和一部分水,并且感觉比周一状态好了很多,尽管刚做完手术伤口应该比较疼,但是人家依然挺安静,不抗拒不攻击人。

手术后连续六天,我每天过去人工饲喂,第七天,它自己主动进食了。
术后八天,该拆线了,医生打开纱布发现它把伤口舔开了一大半,只好每天上药,又连续上药一周,伤口才完全愈合,二月十日下午接出院,主人放弃了它,只好接回小张家门口的笼子里过渡一下,等待再次为它找合适的家庭。

接回来当天,就可以抱着。
接回来以后,很担心它再次不吃不喝自虐,但是让我惊喜的是,接出院当天下午,它就自己主动进食了,完全没有前些天那样严重应激,说明,它并不是总会适应困难,这样的猫更加让人心疼!

接回来当天下午就自己主动吃食。

抱着还喜欢跟人亲亲。
十一月初被领养的“紫苏”——一窝三兄妹里最大也最难搞定的一只母猫。在我家驯化寄养近一个月后被之前的一位领养人领养,本来是件好事,一家领养了两只,一起有个伴儿,而且领养人经济条件和住房条件都不错,我很放心。

一窝三只里最大个也最漂亮的一个。
“紫苏”被领养以后,最初时间不很适应,加上原来领养的猫跟“紫苏”不很和谐,开始“紫苏”住笼子,主人每天下班回来抱出来适应适应,甚至还被它咬过,曾经有过给我送回来的想法,后来“紫苏”渐渐适应了,原住猫也不那么强势,领养人也实在是喜欢它,就没有退回来。我以为可以放心了。

在我家呆了二十多天,已经跟人很亲近了。
应该是十二月初,时间推定是后来主人告诉我以后大致估计的,因为觉得可以放心,就没一直追着主人回访,一月上旬,觉得时间也挺久了,发个微信问问看,结果回复我说:“紫苏”关笼子大约半个多月以后,一个周末休息,放出来让它活动活动,结果它出来以后就钻到了床底下躲着,她们也没在意,快递员上门收快递的当口,开门时被它冲了出去,就这么一瞬间的疏忽,它就第三次跑出去了(前两次在我们这边),主人租住的高层,住十七层,自述上下找了几次没找到,等告诉我时,已经过去近一个月了。

听到它丢了的消息,我心里堵着一团麻,真想骂人!
听到这样的消息,我心里说不出的烦恼,懊悔,“紫苏”的确不好搞定,也很机灵,敢于逃跑,性格的确不是很温顺,但是主人如果比较谨慎注意的话,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那段时间正是北京最冷的几天,几个月大的小猫,在外面怎么活下去?
得到消息的当天下午,我开车过去想试试看能否有希望找到,主人居住地距离我家几公里,是昌平新开发的楼盘,住户基本都是新业主或者租住户,小区里绿化比较简单,加上冬天,基本没有流浪动物可以隐蔽躲藏的条件,不像很多老社区,杂物绿植较多,适合流浪动物生存,也有一些救助人长期救助,这样的新小区,住户入住时间不长,没有人关注流浪动物,垃圾分类搞得也没有流浪动物可以觅食的机会,这样的小区让“紫苏”这样的走失猫离开主人家以后的最初一段时间生存都是问题。
我从主人居住的十七层上下转了几层,还到负一层负二层的停车场转了一大圈,上到地面,到其他几栋楼周围转了转,没有任何发现,甚至防疫帐篷里我也钻进去查看了,一无所获。我很心疼,不知道“紫苏”跑出去以后能去哪里生存?周围其他社区相邻比较远,而且也都是新开发的楼盘社区,条件大同小异,我想,“紫苏”如果生存意识很强的话,也许跑到很远的地方去了,或者......不敢想象!

留下的,只有它美好的影像。
对于这样的走失,主要责任在主人大意,这也是我们每一只领养的猫送走之前千叮咛万嘱咐的安全问题,很多领养人会觉得我们太过“啰嗦”,哪有那么多的意外呀!其实,只要主人稍加小心,意外就不会发生,一旦发生就是大错,一千个对不起也没有用了,一条小生命就此陨落!
不敢看它的照片,心里总会很难过,一只小猫从野外带回,不说过程里有多么辛苦和困难,最终还是回归野外,任何救助人都难以接受。
多年来,遭遇退养和走失的事情不止一次,每一次都会锥心之痛,退养会造成猫更加应激,性格改变,最终“砸在”自己手里,而走失,却连“砸自己手里
”的机会也没有,直接就注定了它们此生与幸福无缘。
救助,领养,一环都不能马虎,一丝大意,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