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BBS精华桶 |
给大家先讲三个求职者的故事.
第一则是,一帮子人去面试.人太多被保安阻截在门外.其一冒充经理扬长入内,结果被录用了.理由是他能急中生智.
第二则是,为了在规定时间内报到,众多求职者纷纷横穿马路.只有一个人呆在那里等红绿灯,结果他被录用了。理由是他有耐心。
第三则发生在应聘的最后答辩关头。老板出了个简单的问题:10减1等于几?
参加面试的只有三个人,其中二个是研究生。只见第一位满面春风地回答说:“你想等于几就等于几。”第二位侃侃而谈:“10减1等于8那是消费。等于12,那是经营。等于15,那是金融。等于100那是中奖!望着神采飞扬的他们,最后一个只好黯然地答道:“10减1,等于9。”并做好了落选的准备。谁知老板当场宣布他被录用了。理由是他诚实!
http://he.people.com.cn/media/200502/21/NewsMedia_1927.jpg
看完上面三个故事,有点啼笑皆非的感觉。虽说是故事,但实质上却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流露。一边是求职者在人才招聘市场挤破头皮苦苦谋求着自己合适的职位,另一边是虚位已待却又摆出各种关卡拒人于千里的高姿态。中间还夹攻着某某猎头公司包打听。天下无贼黎叔说过一句话:“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全方位混合型人才!是人才过剩还是应聘根本不是取决于个人的能力而在于用人单位想要不想要真是剪不断理还乱。人才过剩谁之过呢?
http://photocdn.sohu.com/20050623/Img226058449.jpg
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
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提高,追求高学历,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有本科生做,本科生做的事要硕士生做。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了人才的浪费与过剩,更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我同学分配到珠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公司剪草坪。)
http://photocdn.sohu.com/20050606/Img225840378.jpg
节选情感人生版友的一篇贴子:跑人才市场去面试不得而归时,顺便叫了一辆人力三轮坐回家,一路闲扯,三轮车夫原来还是自己校友。也是XX大学毕业的。并还指着路边上一个擦皮鞋的对他说道:“兄弟,瞧,那个也是同门师兄,XX届毕业的。”
http://img.shangdu.com/images/newsimg/2005-03/257_21_7031.jpg
热门学完毕业出来就成冷门了
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要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不但是自己和家长所要思虑的,还与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变故有同等的联系。很多人(包括学生)发现一个就业的热门便选调钻研,但等毕业出来却成冷门了。知识过剩,学出来就不值钱了!
http://photocdn.sohu.com/20051205/Img240873497.jpg
短信写手大家还记得吗?不知道今天还有不有哪一个不怕赔钱的网站要招人。时代一过去了,烟消云散矣。
http://www.51haojob.com/Upload/images/2005-11-14/ccaf051114003.jpg
人才过剩只是指一般人才过多?
高科技人才缺乏,一般人才过多,造成就业压力非常大。很多人有种同我一样的想法,差公司不想去,好公司又进不去。 真是无奈!而反过,福利待遇好的公司员工不愿意轻易跳槽,里面的人只进不出,外边的人想进又都进不了。差的公司又留不住人。人才过剩就这样恶性循环下来。有个好的高科技人才都抢着要,而一般型的人才只得遍地播种,报纸,网上,以及各种人才招聘会上。
http://www.zj.xinhuanet.com/hztravel/2005-12/11/xin_0612021111519062960415.jpg
打个好简单的比方:一个学校开一个专业,如会计。一个年级开2个班。一个班30个人加起来就60个。毕业完了就是60个会计。一个公司又会要几个会计呢?这60个会计至少就会有一大半是属于过剩的。
人才与教肓是个扯不完的问题,说一千道一万都永不停歇。我也是“人才” ,但可怜的我也是个过剩品,一纸文凭的中庸之辈,大半年没上过班。每天也只能对着电脑,对着MBA呼吁着。人才过剩谁之过?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