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卧床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吗?

(2008-07-04 15:24:18)
标签:

健康

卧床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吗? 

    卧床休息是腰椎问盘突出症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方法简单,没有任何创伤及附加痛苦,选用硬板床对初次发病及早期病人可得到满意效果。

 

  卧床休息可减少神经炎性物质毒素吸收、促进炎症消退和恢复,也可以防止神经纤维粘连发生。卧床休息就是让病人平卧在硬板床上,只允许在床上翻身,而不允许坐起或站立,进餐及大小便时也不能站起来。一般卧床休息3—4周即可见效。但过分的卧床休息有时反会导致神经根的粘连。起床后要用皮制腰围固定腰部至少3个月,半年之内不做任何屈腰动作,也不能参加中等以上的体力劳动。如果在卧床休息的同时辅助骨盆牵引治疗,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制动效果。推理认为这样可使椎间隙增宽,有利于椎间盘突出部分还纳,同时在牵引骨盆时可使椎间隙更进一步减轻压力,有助于局部炎症的消退,从而达到疼痛症状缓解或消失的目的。纤维环和胶原纤维的修复很慢,前者需50天,后者更慢。所以破裂的椎间盘即使在卧床休息后得到回缩,也要很长时间才能修复,不能只卧床休息3—4周就了事。一般认为,此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达到满意效果还不到30%。 

怎样下床能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患者在卧床休息期间,可能会遇到一些情况需要下床,怎样下床才能避免腰椎过度活动,减少腰部负担呢?

        患者仰卧位下床时,先将身体小心地向健侧侧卧,即健侧在下,两侧膝关节取半屈曲位,用位于上方的手抵住床板,同时用下方的肘关节将半屈的上身支起,以这两个支点用力,患者会较容易坐起,然后再用手撑于床板,用臂力使身体离床,同时使半屈的髋、膝关节移至床边,然后再用拐杖等支撑物支持站立。按上述方法起床可使躯干整体移动,从而减少了腰部屈曲、侧屈、侧转等动作,不致引起腰部疼痛或不适。如病人难以单独下床,可在家属帮助下以同样方式下床。

腰椎间盘突出怎样行房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髓核突出压迫腰骶神经而引起众多症状的一种疾病。本病常在突然弯腰、急剧旋转或搬提重物后发病,中年人多见,表现为腰椎间盘突出部位的腰部有压痛、腰部活动受限、经常性腰痛、腿部皮肤麻木感觉,以及患侧腿部直腿高举动作受到限制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性功能关系不大,不会因此而影响脊髓里的有关性活动神经中枢,也不会因此而压迫有关支配性活动的周围神经,所以病人的性功能保持良好。    但是,中、重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的活动会受到限制,腿部的抬举动作也会受到限制,性生活时,尤其采取上位的体位,性交动作需要较为广泛与剧烈的腰部动作帮助,这样就有些困难,并且会加重腰痛的症状。    性生活保健要点:    ⒈中、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明显时,宜停止一阶段性生活,如强烈希望性生活,则患者宜采取下位的性交体位,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腰部突然与强烈旋转变曲的机会。    ⒉轻度病人,性生活时最好也采用下位性交体位,倘若采用上位性交体位的话,要注意性交动作的稳当与和顺,不要过于剧烈,也不要发生强烈的腰部旋转与弯曲。    ⒊有本病的患者,每次性生活前后,都应作适当的腰部按摩动作,自己用手在腰部两侧上下方向快速按摩1-2分钟,可缓解因性生活而加重的腰痛症状。    ⒋如果进行手术治疗,术后不采用石膏固定者,2周后即可起床行走,但恢复性生活至少2-3个月以后,若术后作石膏固定者,固定时间4个月,同样在拆除石膏后2-3个月才能恢复房事。

哪种姿势能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由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可以看出,久坐或坐姿不正确是导致椎间盘突出的原因之一,那么究竟采取什么样的坐姿才能将这种风险减少到最低呢?

   正确的坐姿应是上身挺直,收腹,下颌微收,两下肢并拢。如有可能,最好在双脚下垫一踏脚或脚凳,使膝关节略高出髋部。如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则应在上述姿势的基础上尽量将腰背紧贴并倚靠椅背,这样腰骶部的肌肉不会太疲劳。久坐之后也应活动一下,松驰下肢肌肉。另外,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患者不宜坐低于20cm的矮凳,应坐有靠背的椅子,因为这样可以承担躯体的部分重量,使腰背部相对处于松驰状态,减少腰背劳损的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