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阳公主 抖丝缰催动了桃花战马 尚小云(曲谱/剧本)


标签:
双阳公主尚小云文化 |
分类: 旦行 |
---------------------------------------------------------------------------------
京剧艺术大师、“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先生关门弟子,尚派传人孙明珠,祖籍北京,1944年5月生于上海,国家一级演员,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导师,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她的表演不仅酷似尚小云先生,更深得尚派神韵,素有“尚派明珠”、“小尚小云”等美誉,被公认为当代京剧尚派艺术的佼佼者,当今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尚派传人之一。
孙明珠,陕西京剧院旦角演员,生于1944年5月12日,北京人,陕西省京剧团艺术指导、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1965年毕业于陕西戏曲学校。师从:陈丽芳、王元喜、邓德芹、陈英秋。
1960年在校期间得尚小云厚待,收其为爱徒,颇得尚氏真传。曾演出《穆桂英》、《抗金兵》、《贵妃醉酒》等剧目。拜师尚小云先生之后,专攻尚派,排演了《汉明妃》、《梁红玉》、《双阳公主》、《十三妹》、《失子惊疯》、《峨嵋剑》、《金山寺》、《断桥亭》、《破洪州》、《墨黛》、《峨嵋酒家》、《打青龙》、《打孟良》等剧目。1996年开始应邀参加中国京剧音配像工作,配录了恩师尚小云先生的多出代表剧目。曾多次赴台湾演出、讲课,促进了海峡两岸的艺术交流。
孙明珠无论是扮相还是演唱或是身段及武功,均领悟到了尚派之精髓,是时下“尚派”的最佳继承者,几乎所有的“尚派”剧目都由她予以配像并引起极大凡响。
---------------------------------------------------------------------------
双阳公主 简介
剧目概况 又名《珍珠烈火旗》。王瑶卿、尚小云、刘秀荣均演出。许多剧种都曾有《珍珠烈火旗》,是京剧前辈王瑶卿的代表作之一,其弟子刘秀荣的演出最知名。建国十周年时,尚小云曾据此整理成《双阳公主》晋京献礼。60年代,婺剧名家郑兰香扮演的双阳在也曾轰动京都。今天的《昆仑女》便脱胎于此。
此剧本事略见《五虎平西演义》。
剧情梗概 宋,大将狄青奉旨征伐印唐、上乘,索取珍珠烈火及日月肃霜马。鄯善国双阳公主行围射猎,与迷路的狄青相遇,二人结好。印唐国来索取狄青,双阳公主假意应允,但提出须以珍珠烈火旗、日月肃霜马相交换。在双阳公主的帮助下,狄青得旗马,急于回宋,瞒过双阳公主,赶赴归途。双阳公主兼程追寻,终赶上,二人互诉苦衷,相约再见。婺剧《昆仑女》主要讲述的是西域单单国双阳公主与乌斯国女将海云飞在如何对待要求修好的宋将狄青的问题上发生冲突,从而引发的一段起伏跌宕的故事。主演陈美兰扮相俊美,表演大气。
狄青曾斩上城铁力莽,其女海飞云与青唐国狼天印赚狄等取日月骕骦马及珍珠烈火旗。单单国双阳公主亦与狄青定计,佯缚狄用换其马,令张忠等乘势伏兵反击。飞云等大败。张忠等劝狄青乘隙回朝,狄不忍,犹豫间双阳赶至,狄青乃告以实情,并诉别衷。双阳不肯放,狄不得已戴金面具,吓退双阳。张忠,李义又苦劝双阳,双阳含悲而归。
-------------------------------------------------------------------------------
近日,尚派名家孙明珠一直在中国戏曲学院从事尚派剧目研究和教学。自2009年4月11日收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副教授张娟为徒后,又向张娟亲授了尚派名剧《失子惊疯》。
情节
宋将狄青,奉命征讨上乘、印唐二国;途中误入鄯善国,与双阳公主婚配,一同去印唐盗回珍珠烈火旗和日月骕骦马。归途中,狄青私自返回南朝。不料奸臣丁谓进谗,诬旗、马是假,宋王将狄青发配岭南。公主思念狄青,带兵去救;路上听说狄青折返延安,迎击进犯的上乘、印唐,于是赶至延安。夫妻合好,共破敌兵。
根据音配像整理
【长亭】
(四番兵、波罗、哈什、乐集璞、沙都、四将同上。)
波罗 (唱) 驸马发配遭不幸,
公主闻报怒气生。
为救驸马岭南进,
众将 (同白) 参见丞相。
波罗 (唱) 为此备酒来饯行。
众将 (同白) 参见丞相。
波罗 (白) 众位将军少礼。
众将 (同白) 啊。
波罗 (白)
众将 (同白) 俱已全齐。
波罗 (白) 公主就要到来,我等与公主饯行。
众将 (同白) 啊。
(众人同扯至下场门一排。呼兰、兆寿、双阳公主同上。望家乡牌。)
双阳公主 (唱) 远望长亭旌旗整,
来了我桃花马上女将军。
下坐骑与众卿来把话论,
众将 (同白) 公主千岁。
(双阳公主下马,大推磨。)
双阳公主 (唱西皮二六板)丞相,亭长,
只为驸马他身遭困,
我设法救他命残生。
此行归期不可定,
(西皮快板) 国事要你们多劳心。
鄯善国,你执掌,
众卿协力保朝廷。
凡事需要你多谨慎,
莫要辜负老王的恩。
波罗 (白) 公主啊!
(唱) 公主不必谆谆训,
老臣曾受先王恩。
为国安民守国境,
还望公主但放宽心。
(波罗递酒。双阳公主接酒。)
双阳公主 (西皮快板) 接过了饯行的酒一樽,
暗敬父母佑我的身。
叫呼兰和兆寿,将公主的千里战马扣连环你们急忙带定,
(双阳公主上马,走圆场,亮相。呼兰、兆寿同下。)
双阳公主 (西皮快板) 顾不得长途跋涉身受风尘。
众人 (同白) 送公主。
双阳公主 (白) 免。
(双阳公主下,众人自上场门同下。)
问樵】
双阳公主 (内西皮导板) 抖丝缰催动了桃花战马,
(急急风牌。双阳公主、兆寿、呼兰同上,同走圆场,挖开,亮相。)
双阳公主 (西皮慢板) 为驸马冒风霜奔走天涯。
(西皮原板) 绿野暗,暮烟横,夕阳斜下,
兆寿 (白) 公主,这天近黄昏,长虹呈现五彩,您瞧多么好看哪。
(长锤。双阳公主亮相。)
双阳公主 (西皮原板) 只留得青山间一片红霞。
(双阳公主亮相。)
双阳公主 (西皮原板) 燕归巢鸟投林情堪入画,
(长锤。双阳公主亮相。)
双阳公主 (西皮原板)
呼兰 (白) 公主,这山路崎岖,高低不平,您可多加小心哪。
双阳公主 (西皮快板) 声萧萧惯长征千里战马,
高耸耸峻山岭不见人家。
顾不得路崎岖忙催战马。
(双阳公主、呼兰、兆寿同勒马望。音乐响大低音胡。)
呼兰、
兆寿 (同唱) 行来在歧路口路现双岔。
呼兰 (白) 公主,来此双岔路口,不知哪条道路是通往岭南的路?
兆寿 (白) 公主你看哪,这高山峻岭,并无人烟,可找谁问一声哪?
呼兰 (白) 唉哟,这可真急死人啦。
樵夫 (内白) 砍柴哟呵!
(双阳公主、呼兰、兆寿集中精神同听。)
兆寿 (白) 哎,公主您听,远远地好像有人的声音。
樵夫 (内唱) 一年辛勤为饱暖,
劳碌奔波在深山。
呼兰 (白) 公主您听,这深山之中,怎么有砍柴的声音?
(樵夫背柴上,自上场门向下场走,边走边唱。)
樵夫 (唱) 打得干柴成一担,
长街去换酒和钱。
(呼兰、兆寿、双阳公主在上场门同下马。)
呼兰兆寿 (白) 这位老人家请转。
(樵夫回头望。)
樵夫 (白) 唤我么?
呼兰、
兆寿 (同白) 不错,请您回来。
樵夫 (白) 唤我何事?
双阳公主 (白) 这位老人家,我们乃是问路的。
樵夫 (白) 哦;你们是问路的,哦,三位女英雄要往何方而去呀。
双阳公主 (白) 问路的
樵夫 (白) 哦,三位女英雄要往何方而去呀。
双阳公主 (白) 我们要往岭南而去,行在这双岔路口,也不知哪一条路是奔往岭南而去的?
樵夫 (白) 噢,你们要往岭南去么?
双阳公主 (白) 正是。
樵夫 (白) 你们来,看,看,看,往南这条大道,就是往岭南去的。
双阳公主 (白) 噢,这一条路,是奔往岭南去的。
樵夫 (白) 正是。
双阳公主 (白) 啊,老人家,往东这一条路,是奔往何方而去的呢?
樵夫 (白) 往东这大路么。
双阳公主 (白) 正是。
樵夫 (白) 是往延安而去的。
双阳公主 (白) 哦,往延安而去的。
樵夫
双阳公主 (白) 如此多谢老人家指引。
樵夫 (白) 好说,好说。
双阳公主 (白) 谢谢你了 。
樵夫 (白) 不敢,不敢。
(双阳公主欲行,急返身回。)
双阳公主 (白) 啊,老人家,此处是什么地方啊?
樵夫 (白) 此处名叫野狐岭。
双阳公主 (白) 噢,野狐岭。
呼兰 (白) 不用说了,是惯出豺狼虎豹吧。
樵夫 (白) 不错,不错。
兆寿 (白) 怪不得人烟稀少哪。
樵夫 (白) 这深山僻谷平日少有人行,只有我们打柴打猎的几户人家,在此居住。
双阳公主 (白) 这样说来,老人家您是难得遇见异乡之人的了。
樵夫 (白) 说也奇了,一年到头,也遇不到个异乡之人。
噢,昨日。今日。反倒遇见两次异乡人。
呼兰、
兆寿 (同白) 甭用说,也是跟您问路的吧。
樵夫 (白) 不是的,不是的。
呼兰、
兆寿 (同白) 不是问路的是干什么的?
樵夫 (白) 昨日遇见的这个异乡人,嘿嘿,倒也奇怪得很哪。
双阳公主 (白) 老人家遇着了异乡人,有什么奇怪呀?
樵夫 (白) 看天色尚早,你们也好问,老汉我也好讲,待我与你们讲上一讲。
双阳公主 (白) 如此甚好
樵夫 (白) 来来来,待我将柴儿卸掉,与你们讲上一讲。
双阳公主 (白) 待我来下马也听上一听,老人家请讲。
樵夫 (白) 你们听了,(樵夫作身段。)在那一月以前,(樵夫双阳公主作身段。)在这野狐道上,来了两个公差,押解一名发配的军官(樵夫 双阳公主作身段),他是这样披枷带锁(樵夫双阳公主作身段),愁容满面,行至此间,他们腹饥,口渴。正遇老汉砍樵而归,是我将他们——
(樵夫 双阳公主作身段)
樵夫 (白) 带到家中,与他们——
(樵夫作身段。)
樵夫 (白) 与他们烧水,做饭。饱餐了一顿,是我问其情由,才知道他,犯了欺君罪,发配到岭南。
(双阳公主惊。)
双阳公主 (白) 哦,犯了欺君罪,发配到岭南。
(双阳公主想。)
樵夫 (白) 不错
双阳公主 (白) 老人家——
(双阳公主故作镇静。)
双阳公主 (白) 这,也算不了什么奇怪呀。
樵夫 (白) 哎,你们往下听喏,昨日清晨,老汉上山砍柴,这位发配的军官,从岭南又回来了。
双阳公主 (白) 怎么那发配的军官他 他又回来了。
樵夫 (白) 不错,不错,此番回来,老汉我仔细的一看那,嘿嘿,这位军官他无有了,嘿嘿他无有了。
双阳公主 (白) 啊老人家,他无有了什么?
樵夫 (白) 啊……
双阳公主 (白) 无有了什么?
樵夫 (白) 哎呀,他无有了……嘿嘿他无有了……
双阳公主 (白)
樵夫 (白) 他无有了哦……
双阳公主 (白) 老人家,无有了什么?
樵夫 (白) 他呀,无有了,刑枷肘锁,他变成一个——
(樵夫作身段。)
樵夫 (白) 身披铠甲,骑了一匹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一位大将军。
双阳公主 (白) 啊老人家,您怎么知这位将军就是发配的那个军官呢?
樵夫 (白) 你们哪里晓得,他见着老汉,口内唤恩人,正在把我寻,为报一饭恩,赠了我十两银。
双阳公主 (白) 哦,原来如此。
樵夫 (白) 真所谓“人生多变幻,变幻戏人生,朝为欺君犯,夕变大将军”。
呼兰 (白) 啊,老人家……
双阳公主 (白) 且慢
(双阳公主示意阻拦。)
樵夫 (白) 这样的事儿,还不算得奇怪吗。(樵夫大笑)
双阳公主 (白) 倒也是一件奇怪的事儿。
双阳公主 (白) 啊老人家,你可曾问过那人的名姓啊?
樵夫 (白) 问过,问过,他姓李。
呼兰、
兆寿 (同白) 他姓什么?
樵夫 (白) 他姓,他姓李。
呼兰、
兆寿 (同白) 噢,他姓李。
樵夫 (白) 噢,不姓李。不姓李。
呼兰、
兆寿 (同白) 不姓李姓什么?
(樵夫拍头,想。)
樵夫 (白) 他姓狄。
(双阳公主惊。)
双阳公主 (白) 怎么 ,他姓狄
樵夫 (白) 不错
双阳公主 (白) 老人家,你可曾问过那人的名字?
樵夫 (白) 他叫什么,哦哦,我倒想起来了,他叫狄青。
双阳公主 (白) 噢,他叫狄青?
樵夫 (白) 狄青,狄青。
双阳公主 (白) 啊老人家,你可曾问过他们?
樵夫 (白) 问过什么?
双阳公主 (白) 他奔往何方而去了?
樵夫 (白) 他们呢,他奔往延安而去了哦……
双阳公主 (白) 怎么,他们往延安而去了?
樵夫 (白) 嘿嘿……
双阳公主 (白) 多谢老人家指引道路,
樵夫 (白) 好说,好说。
双阳公主 (白) 我这里谢谢你了
樵夫 (白) 不敢,不敢
双阳公主 (白) 老人家,我们后会有期
(双阳公主匆匆上马,亮相。)
(樵夫观双阳公主行动,不解其情,心中疑惧,抽下。)
双阳公主 (西皮散板) 樵哥与我把话讲,
他怎知发配的军官是我的夫郎。
勒转马头延安上,
(双阳公主领起,走半个圆场。)
双阳公主 (西皮散板) 到延安见狄青再做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