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逾淮之橘
逾淮之橘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22
  • 关注人气:1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郑州的唐诗-王维《宿郑州》

(2023-08-30 21:19:43)
分类: 读书相关

宿郑州

·王维

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虫思机杼悲,雀喧禾黍熟。明当渡京水,昨晚犹金谷。此去欲何言,穷边徇微禄。

 

查了一下资料,这首诗写于公元731年,这一年王维同志已经是30岁的小青年了,估计是在官场上犯了点小错误,被外放到今天山东聊城附近的一个小地方(当时叫济州)做个小官。这首诗就是他从当时的东都洛阳出发,去往聊城的路上,途径郑州时所写。

早上在洛阳与朋友分手,晚上要在郑州郊外(京水在今郑州大西郊,唐代时,京水以西就更是郑州的远郊了)投宿。这一天之内,要说王维走的路还真不短呢,毕竟是年青人。读过欧阳修的诗,他当时从巩义出发,到荥阳还得暂宿一晚呢。巩义恰好处在郑州和洛阳中间,荥阳尚在郑州以西。由此算下来,王维同志一天走的路,比欧阳修先生两天走的还多呢。不过也可能王维同志是骑马赶路,欧阳修同志是坐轿游玩着往前走吧。

出门在外,没有个可以说话的伴侣,于是退而求其次,和随行的小童仆拉呱拉呱,竟然也能凑合着打发路途上孤寂的时光。

渐近郑州,不但洛阳是看不见了,南阳那就更看不见了,眼前只有茫茫的秋雨中,郑州往东一望无际的大平原。王维同志心里一定在咒骂:这鬼地方,连个山岗都没有。唉,遥想当年,在所有文化人的心目中,南阳、洛阳才是有文化、有价值的所在,郑州那真的是边鄙荒野之地啊!文化人到了这地方,那真的是欲哭无泪啊!

投宿的地方是一户居住在水边高地上的农家,屋主人下雨天依然下地干活,应该是去地里采摘点蔬菜瓜果之类的吧,毕竟家里来客人了,得稍微招待一下。村子里放牛的小娃下雨天依然要赶着牛出去吃草,不然的话怎么办,总不能让牛饿着吧?

主人家屋子周围就是农田,糜子、谷子眼看着就该熟了,鸟雀们显然比人更熟悉这一点,所以早晚都在田间地头喧闹鸣叫,就等着趁主人不注意,飞进田里去偷吃几口。

秋雨绵绵,无法下田干活,女主人便趁机架起织布机,织点粗布贴补家用。夜色已深,织布机有节奏的“哐当”声,伴随着门外“唧唧唧唧”的虫鸣声,正好为借宿的诗人添一点写诗带助眠的好素材。

昨晚上还在洛阳的豪华酒楼里享受朋友们欢送的酒宴,明天一早,却又要渡过京水,往郑州更东边的地方去了。远离繁华温雅之地,终究是一件让人心情极度不爽的事情。但是,有什么办法呢,为了功名、俸禄,人有时候确实必须放弃一些东西。且行且珍惜吧,这见鬼的郑州,那更加见鬼的济州!王维同志在内心里狠狠地“哼”了一声,然后在渐渐弥漫上来的困意中昏昏睡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