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考”?“科考”!

(2010-12-05 21:57:25)
标签:

国考

公务员考试

教育

潍坊市

科考

试题内容

天方夜谭

杂谈

刘泳美/文

厌倦了事业单位纷繁和层出不穷的琐事,也想跳槽到人人都非常羡慕的政府部门,当当公务员。于是,不知“国考”深浅的本人今朝也有幸地进了“国考”考场去凑了个热闹。遛了一圈回来,要问个中滋味与感受如何?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进了考场,我才知道,像我一样怀揣着渴望着能够被解放——渴望着工作能够轻松点、薪水能够丰厚点的梦想进考场的人不在少数——一个小小的某地区清水衙门的副主任职位,报考的人数竟然达30多人。30多人选一个!我的自信心马上就像被放了气的轮胎迅速地萎缩,瘪了下来。尽管事前从互联网上早已了解到,据记者统计,2011年国家公务员招录报考通过审核人数达一百多万人,考录比例达4000:1,在此次国家公务员报考中,竞争最激烈的职位频频“易主”。竞争最为白热化的职位是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节能与科技处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这个只招1人的职位,通过审核的人数达3914人。紧随其后的文化部办公厅“新闻信息处主任科员以下”职位以及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国家税务局“办公室科员”,报录比都超过了3000:1。然而,也许因为我是学文科的,所以,我到了现场,才有了真正的现场感,才真正感受到了这种考试这种场面给予人的自信心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

其次,看了试题,我才知道,其实我之前认为大家都不懂试题内容,大家都不一定会很容易考的想法是极其幼稚的。因为,试题只有四大题,四大题的问题内容大意不外乎考查考生对当前的时政热点的思考和认识。只要稍微“精通时事”(我忽然想到了鲁迅的那篇文章)并有意抓题的人,猜中这几道题并不难。更令我吃惊的是,其中有一道材料分析题的试题内容竟与我考前一天在某位朋友那儿看过的那道题几乎相差无几。当时,朋友说,那份材料是他的另外一位朋友(他这位朋友报考的正好跟我报的是同一个职位)不知从哪儿弄来的“绝密材料”,一定要好好研究研究。我还觉得他说的是天方夜谭——我想,试题都是省里出的,他怎么会弄得到试题和参考答案呢,看了也是白看白忙。然而,现实很残酷,跟考前看过的那道几乎一模一样的试题就摆在那儿。你不相信,吃亏的就是你自己。我心中不禁暗想,唉,怎一个悔字了得!然而,我转念就释怀了——后悔也没有意义,既然人家考前很久的一段时间就能够弄到那样逼真的仿真试题及其答案,你即便考得再好也不可能比他更好。

于是,走出考场的时候,我顿然觉得很累,从未有过的累。我看到不少人在谈论着考试相关的话题,甚至还看到电视台的记着拿着话筒在采访参加本次考试的某位漂亮的女生,我却全无心思欣赏与聆听,只想着赶快回家,好好睡一觉。

因为,我忽然明白,其实,这种考试只是考查哪些考生会写官样文章,只是考查哪些考生善于通天之术。而我,这些全然不会。所以,我只能在互联网上写写类似于发牢骚的文字。

写到这里,我禁不住地想到这几个字:“国考”?科考!我想,到底是谁让“国考”变成“千里挑一”的“科考”的呢?假如全国各行各业的所有职位的待遇相差无几,还会有这种情形出现吗?

于是,把这四个字在“百度”一敲,竟发现了一个与我很有同感的帖子!帖子的题目是《国考 太滑稽了 有点类似科考现代科考》,顺便帮忙写这个帖子的博友做一下广告,原文地址如下,欢迎大家过去踩踩http://bbs.gd163.cn/ShowPost.asp?ThreadID=181582

写完这篇博文,我发现,肚子好饿,该吃饭去了!其他的事情,都他妈的让它滚一边去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