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两例爱心捐款的巨大反差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说三道四 |
刚看了武汉晚报的一篇报道,说武汉汉阳的一个单位为激励职工爱心捐款,居然采用了给捐款员工双倍返奖的政策,并大言不惭地说:“这只是一种激励爱心的办法,我们也在反思,以后考虑采取精神激励的办法。”
显然这篇报道是对此举持批评态度的,可到底是想批评什么?批评现在的人们普遍缺乏爱心?批评单位领导亵渎了爱心捐款的实质意义,还是批评单位领导变相乱发钱?也许这些批评都是对的,但我们还能不能换一种思路看这个问题呢?
相比之下,我们再去看看武汉家长100教育论坛最近发起的给山区一位患“面裂”的女孩燕子在武汉“变脸”的爱心捐款活动,几天时间,众多家长就将数以万计的捐款捐到了燕子的账户。在论坛上,这些家长都是网络ID的身份出现的,他们是哪个单位做什么的,姓甚名谁几乎根本无人知道?可以说这种行为完全是一种毫无功利色彩的善举。比较汉阳那家单位的爱心捐款需要双倍返回才有人捐的行为,难道真的是好人全跑到了这个家长社区嘛?
附1 武汉晚报2009年8月27日报道:《激励"爱心捐款“
职工捐款600元单位返奖1200元》
武汉晚报8月27日报道职工捐多少,单位按两倍奖多少。近日,汉阳五里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爱心捐款奖励措施,在职工中引发不小的震动。
昨天,该中心几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职工向本报反映,8月初,单位号召职工自愿向贫困群众捐款,她们几名职工没有捐。8月18日,她们得知凡是捐款的,单位按照捐款金额的200%发放激励奖金。她们认为这是变相乱发钱,对她们不公平。
该中心梁院长和钱书记接受采访时说,他们单位这次捐款任务是3000元,他们各捐100元,中心其他60多名职工(含实习生)只捐了600多元,其中几名中层干部各捐了50元,多数人捐了是20元、10元,实习生捐的是1元,没捐款的只有8人。对此,领导班子纳闷:往年的捐款任务都完成得较好,今年职工工资大幅上涨,捐款任务却没完成,真是奇怪。
最后单位贴钱完成了任务,但为了找回爱心,领导商定出台了这项激励措施。两位领导没拿奖励,其余捐款人按两倍奖励政策计算,共返奖1200余元。职工拿到奖金都很惊喜:“献爱心还真的有回报!”
“这只是一种激励爱心的办法,我们也在反思,以后考虑采取精神激励的办法。”两位领导说。(汉网-武汉晚报 王震)
附2 :武汉家长100教育论坛:《募捐:用爱心告诉静和,好人不孤单》
关于静和与燕子的故事,楚天都市报近日用一个整版作了报道:19岁的竹溪女孩燕子自幼家贫,小时候患病无钱求医,导致面部溃烂出一个小孔,如同面裂,看上去有些“恐怖”。但是因为父亲早逝,母亲聋哑且有些痴呆,燕子从来没想过整容,只是读书异常用功,获过不少奖状。
我们社区的高中版版主静和多年前开始资助这个异乡女孩,使她得以上完初中。今年夏天,静和带着自己的孩子登门看望。她为女孩家里的贫穷所震惊,也为女孩的自强所打动。7月24日,她带着女孩来到武汉求医,本想靠自己和朋友的资助来完成这次爱心行动,没想到手术费用高达10万。
从7月24日至今,静和一边照料燕子的食宿,一边四处联系可以手术的医院。如今手术时间已经确定,费用还完全没有着落。她冀望有更多人加入进来,让燕子恢复少女本该有的天使面容,也让自己的爱心活动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在平子老师转载都市报文章的帖子后面,不少人提出愿意帮助这个女孩的想法。那么就请行动起来吧!
让我们用爱心告诉静和,其实也是告诉我们自己:好人不孤单!
捐款方式见2楼
捐款明细:
时间
01:58:46
10:19:48
11:10:52
11:28:45
12:01:53
12:46:49
14: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