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西安老餮
西安老餮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440
  • 关注人气:17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安事酒

(2015-06-17 10:24:26)
标签:

长安

鱼塘

鸭池

老安

分类: 美食天地

第一次喝“事酒”是在长安鸭池口的“安园鱼塘”。这里的掌柜叫老安,有绝活,烤肉、烤鱼、鱼鳞冻、事酒是其他农家乐望尘莫及的。鱼塘虽已不在了,但他家的“事酒”还在。

“事酒”自古就有,《周礼•天官酒正》中有“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日昔酒,三曰清酒”的说法。所以“事酒”既是方言也是古语,通俗的说就是农村红白事或盖房、过节时所喝的酒。在长安农村,每逢过事,尤其是红白喜事,都有喝“事酒”的习俗。而“事酒”也只有在专门做“事酒”的人家里才能买得到。酿造“事酒”取材很广,麦子、杂粮、大米都可以。所以根据材质不同,也叫“黄酒”或“米酒”。

自商周时代,中国独创酒曲复式发酵酿酒法之后,酿酒技术完全成熟,并已形成分类。《诗经·风·七月》记载:“六月食郁及,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伐木》曰:“伐木于阪、酾酒有衍。”这种酿酒方法就一直流传至今。长安的“事酒”采用的就是这种工艺,虽然没有具体文献记载“事酒”起源于哪一年,但这个民俗流传至少上千年的说法,在学界是没有争议的。

时至今日,“事酒”的酿造技艺在长安、户县、周至一带的村庄里还有保留,只是会做的人越来越少了。主要是因为“事酒”产量不够,成本太高。另外由于农民在技艺保存认识上的狭隘,比如“传男不传女”等观点,导致了酿造技艺的失传。

东大附近的郭村靠近太平河,自古就种植水稻,当地的人家做“事酒”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具体年代说不清了,只是说爷爷的爷爷就一直在做酒。最盛的时候家家都做,满村飘香。

现在做酒的人家少了,老刘是其中之一。还在做的原因就是舍不得技艺的失传、独家秘方以及味道甘醇的米酒。走进他的作坊,看到的是一块块的酒曲,一坛坛的酒缸。酒曲有大酒曲、小酒曲之分,是以小麦为主料发酵制成,事酒之所以滋味不尽相同,全在这酒曲中配料的选用,据说配料中有二三十种中草药。

这个“事酒”也是分三等的。对不太懂酒的人来说,新酿的酒颜色浅、清亮,味道较淡,适合他们。对于对事酒了解一点的人来说,放一段时间的酒色深一些,再带点米,口感浓一些。最后要算是喝家子了,对一些老喝家,酒摆上来,看一眼就知道酒的时间长短,闻一下就知道曲是大曲还是小曲、酿酒师的水平高低。他们要喝的就是颜色深、米多、度数高的,喝起来醇香、带劲。喝的时候不能用杯子,得用碗,还得是那种粗瓷碗,豪爽。

有一个故事,说几十年前在大雁塔南边土坡上,有一个老汉卖黄酒,招牌上写的的三碗绕塔倒。意思是喝了三碗他的酒,你绕着大雁塔转三圈准醉倒,如果不倒,酒钱不要。当时大雁塔周围一片田园风光,来往行人要从塔边穿过。做生意的、种田的、赶路的也是络绎不绝,看到招牌,路人好奇,一些小伙子就来挑战。老汉用锡壶温好酒,倒进碗中,小伙子边喝三碗,去绕塔,不成想还真就醉倒了。从此老汉的黄酒就出名了。

可见“事酒”在以前是很受人喜欢的。就是现在,事酒在长安和户县的农村还是很有市场的。户县的事酒虽与长安的有些区别,但也都是大同小异。在户县乡镇的饭馆里吃饭,也常常有倒上一杯事酒佐餐的。据说秦镇有一家的事酒远近闻名,逢年过节一次能沽出几百甚至上千桶。后来听周至的朋友讲到他们那边也有喝事酒的习惯,可见事酒在关中农村还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http://s10/mw690/001kSnqqzy6T87F1Zzja9&690

http://s11/mw690/001kSnqqzy6T87G4rTY1a&690

http://s14/mw690/001kSnqqzy6T87ElVVz4d&690

http://s9/mw690/001kSnqqzy6T87Fy6KI88&690

http://s9/mw690/001kSnqqzy6T87FUegg98&690
http://s1/mw690/001kSnqqzy6T87XH7hu50&690

http://s1/mw690/001kSnqqzy6T87Y8W3Kf0&690

http://s14/mw690/001kSnqqzy6T87YyrqB2d&690


http://s14/mw690/001kSnqqzy6T87E0L379d&690

http://s16/mw690/001kSnqqzy6T87EgSgD7f&690

http://s2/mw690/001kSnqqzy6T87L8ULfa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