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古桥]:月湖桥 [宁波古桥]:月湖桥](//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宁波古桥]:月湖桥 [宁波古桥]:月湖桥](//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宁波古桥]:月湖桥 [宁波古桥]:月湖桥](//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宁波古桥]:月湖桥 [宁波古桥]:月湖桥](//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宁波古桥]:月湖桥 [宁波古桥]:月湖桥](//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月湖桥又名湖心东桥,地处宁波市区月湖公园内,也是月湖的古迹之一。桥始建于宋元七年(公元1084年),现存建筑是经清乾隆四十六年 (公元1781年)修建的。它是一座石砌拱桥。桥两旁置石栏,设有望柱,柱头雕有荷花。桥心铺有 “玉堂富贵”石板,具有清肛石桥建筑的特点、桥全长15.7米,跨水5米,矢高3.5米。玉堂富贵:江南园林中将玉兰、海棠、牡丹和桂花配置在一起,取谐音 “玉堂富贵”。
唐代乾宁五年 (公元898年),明州刺史黄晟为确保城内外的安宁,在子城外围,率民采石筑起了罗城 (现环城路址),周长18里,此后,明州城内的月湖逐渐被城内众多文人墨客所青睐。当时,月湖中心的湖心岛还是一块荒岛。北宋治平年间 (公元1064年~1067年),湖心岛上兴建了佛寺,俗称湖心寺。熙宁六年(公元1068年),宋神宗赐名 “寿圣院”,并建起了一座简便的木桥。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写当时月湖的名篇中,有 “横桥通废岛,华宇出荒榛,风月逢知己,湖山得主人”的诗句, “华宇”指的就是湖心寺。政治家王安石、龙图阁大学士舒亶等都曾经到此徘徊于树荫湖光之间,或隐居,或讲学,或为官,或著书,都在桥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而这座贯通湖心岛与湖东的简便木桥,即湖心东桥(月湖桥)的前身。
元丰七年 (公元1084年),经不起风雨的木桥改建成了石拱桥,名称 “湖心东桥”。元佑八年 (公元1093年),明州大旱,太守刘珵栽柳植松,疏浚月湖,并以积土堆建成芙蓉洲、雪汀、烟屿、菊花洲、月岛、竹屿、芳草洲、柳汀、花屿、竹洲等十景,即 “月湖十洲三岛”的胜景,同时又建了座更为小巧的 “湖心西桥”。自此,湖心寺东西的两座石砌高拱桥,都可供官船出入。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 (公元1162年),宋高宗赵构赐额湖心寺为 “湖心广福院”。当时除了居于湖东湖西的丞相史浩、史弥远外,在湖心东桥上驻足的名人还有诗人陆游、学者杨简、沈焕等。明代时候,明州改称宁波,月湖周围官府大宅如林,仅仅尚书府就有闻、张、周、杨,官府的四明驿就设在月湖。清代初年的甬上史学家全祖望在 《湖语》一文中,曾写有 “并湖甲第,嵯峨尺五,碧瓦朱甍,更仆难数”之句,描写的就是月湖官宅豪府栉比连绵的盛景。成化四年 (公元1468年),日本画圣雪舟等杨在宁波画的 《宁波府图》中,月湖中心的两座高拱桥,就耸峙在湖心寺左右的柳丝掩映中。
清代诗人张本的 《月湖春望》中,写出了月湖桥的含情脉脉与诗情画意,“春来打浆月湖西,红满汀洲绿满堤。水面横排桥影阔,波心倒挂塔尖底。”的确,月湖桥向来就是最受宁波人宠遇的石拱桥。1929年~1990年,宁波市区在城市扩建中,拆除和改建古桥191座,而月湖桥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在1981年,与湖心寺一同被列为文保单位和保护范围,成为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道亮丽风景。
(来源: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