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着更高的地方飞翔

(2006-05-08 13:27:02)
分类: 生长艺术的村庄
      向着更高的地方飞翔
 
向着更高的地方飞翔
(1995年在陕北拍摄大型系列片《春华秋实》,
 左起总导演沙碧红 摄像齐燕升 总摄像亓克君)
        
    昨晚做了一夜拍摄的梦。
    在一个陕北的农家大院子里,有许多木头,他们一家十几口人围坐在木桌前吃饭。我自己拿着摄像机,站在门外往里拍。我拍下各种角度的镜头,却总是不满意,我变换了各种角度,拍下来的画面总令我感到不够饱满,不够有表现力。不够有信息量。。。。。。
      
       最后我终于拍到了一个满意的镜头:画面是这样的:镜头从天空的树摇到挂满金色玉米的屋檐,屋檐下的玻璃里映出一家十几口在喝粥的画面,继续摇拉出来,是一扇古旧的破损的大门。。。。。。我想,这个画面里,有历史,有自然环境的交待,有现实生活的展示,还有视觉的动感美感,应该算比较饱满了,遂松了一口气,继续拍下一个镜头了。。。。。。
       晕啊,这个梦我竟然做了一夜,害得我一夜都不得轻松,不过醒来很轻松啊,我想起来了,梦中的陕北大院不是杜撰的,是我十年前拍《春华秋实》时,和当时这部片子的摄影师亓克君、陈晓卿、杨明阳等数位老师哥们儿一起呆过的地方。
     
       记得前期采访时我和陈晓卿去的,当时陕北大旱,每天都在40度左右,我们爬山越岭,走村串户,了解情况,筛选我们想要的素材,遇到好的情景,陈晓卿就不顾酷暑,支起摄影机就拍,常常是汗流浃背,但是他不会因此就凑合镜头,敬业精神令我感动。
       后来我带"大部队"前来正式拍摄时,陈晓卿因为要改《龙脊》(后来获亚广联大奖)被台里调回,亓克君作为主摄像前来拍摄,对镜头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更让我大开眼界.
       拍摄那家四代同堂的农家大院时,也是艳阳高照,亓克君带病在艳阳下足足拍了三个小时,后来老天终于下了点小雨,我们移师到山上拍空镜,途中我发现了一朵极为可贵的小花,它穿过岩石艰难地从干涸的土地上伸出头来,盛开着。我当时很感动它的绽放,因为,在这样干旱的季节,山上的草枯死了,一碰就酥断了,茫茫黄土高原,光秃秃的,起起伏伏,看不到几棵树,小草几乎都死光了,所以能在这里看到一朵盛开的小花,我的泪都沁出来了。我对亓克君说:我想要这个镜头:它象征着生命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顽强地生存,它让我看到一种精神,坚强、向上不畏艰难的精神,我想把它传递给观众。
      亓克君听了,二话没说,架起机器拍了起来,他拍了各种角度的小花,每个角度都在精心寻找最强的表现力。终于,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终于在不同的尝试中,拍出了最富有表现力的花的镜头!而亓克君早上刚换的干净的牛仔服,已经被土和干枝蹂躏得不像样子了,当时陪同我们的《女友》杂志社的工作人员说:没见过你们这样拍电视的,服气服气啊!。。。。。
 
      《春华秋实》是我回国后,第一次作为总导演总撰稿拍摄的大型纪实片,幸运的是,我的两位摄影师陈晓卿和亓克君都是有经验的电视人,和他们一起工作,受益匪浅。后来那个作品获了CCTV杯优秀节目特别奖,并作为央视和美国日本等国家电视台交流节目在很多国家播出,很受欢迎。
      虽然那之前我拍的作品获了政府奖一等奖,但是做系列片的总导演我还是第一次,可以说那是我做纪实片的起步,两位老师给了我很多启示。最难忘的就是他们这种对镜头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我真的受益终生。
      现在,我回到我的专业,开始拍了电视剧并筹备电影,但是,拍纪实片的过程,给我的积累和经验,那些同行们好的品质好的影响,至今乃至以后都会给我更多的激励的。
      感谢我昨晚的梦,感谢那些记忆,他们让我的思维不会停顿不前,永远朝更高的目标飞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