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见花儿开>>导演阐述(节选)

(2006-05-02 02:13:16)

      我们为什么要拍打拐剧?

 

         沙碧红 沙碧芳

 

 

一.关注弱势群体是我们的社会责任。

作为做了近十年纪实、纪录片的导演和记者,我们曾在十年前收到过一些被拐妇女的来信。由此我们开始关注被拐妇女和儿童的命运。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新中国大地上已经绝迹的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活动又死灰复燃,屡打不衰,危害日益严重,于是,2000年,中国大地上展开了政府发起的一场打拐专项斗争。为此我们又一次责无旁贷地走进了公安民警的战斗生活,随警作战,跟踪采访,在长达八个月之久的拍摄中,我们的摄制组分成四路,奔赴全国十几个省市和数不清的农村,行程几万公里,跟踪警方行动50余次,采访被拐少女两千多人,并与众多的买主和人贩子进行了深入交谈。用镜头,也用心灵和情感记录下那些些难忘而真实的故事。我们拍摄了三万多分钟的素材,完成了中国首部打拐纪实片〈人间关爱〉。

       片子做完了,但我们对那些受害者的牵挂并没有断,我们用半年多的时间继续跟踪采访那些被解救的女性的生活。我们发现,拐卖带给受害者的伤害并不能仅仅通过解救得到彻底解决,看到那些心灵和精神上伤痕累累的被拐女,被解救后仍无法抹平的创伤,我们的心很痛。我们希望为她们重新走上幸福的人生做点什么。

     于是,距离我们亲历打拐战役的三年后,我们创作了〈又见花儿开〉这部电视剧本。2004年完成了拍摄和剪辑工作。

与纪实片不同的是,该剧是以女性的命运为出发点,描写了三个如花少女带着美好向往,去城市打工却掉进人贩子魔掌,被迫卖做人妻,被迫卖淫的遭遇。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部电视剧,引起更多人对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关注,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帮助她们、理解她们,希望在这些被拐少女获得解救重新开始生活和工作时,依然被自己的亲人、朋友所接纳,希望这个社会能够为她们提供一个平等的宽容的、能重新站立起来回归美好生活的氛围。毕竟,她们曾经遭受了艰难,经受了坎坷。

观众在该剧中将会看到几个如花似玉的少女梦圆、梦碎、梦又圆的过程。我们试图通过这些在真实基础上创作的故事,能为生活中那些被拐少女展示出一种希望和信心,希望大家坚信这样的一个理念:只要自强不放弃自己就可以在困境中获得新生。
  我们知道,一部电视剧、一本书,不能改变所有人的命运,但我们还是希望通过这些真实的人生写照,在那些经历了人生坎坷的少女心中点亮一盏希望的灯。

二.追求独到创新的创作风格

   虽然这是一部投资小,低成本运作的公益性质的电视剧。我们很多艺术上的想法无法全部实现,但我们仍然不放弃对于表现手段上求新的追求。在有限的资金内,做到最大化的发挥。

   我们把它定位为纪实风格的电视剧。

我们在每集故事的结尾都续上一段剧中人物原型的采访,让观众看剧情时,有强烈的真实感,增强故事的震撼效果和感染力。这是以往电视剧没有用过的手段,显然我们的尝试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演员表演上,我们要求演员首先要做到的是带着真诚和真情去真实地表现人物。首先我们为调动演员自身的善良和同情心做了许多工作,为了激发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心,我几乎和每个演员进行耐心深刻的谈话,并给他们看我们拍的纪录片,结果使他们发自内心地被感染,被感动,他们终于情不自禁地要为这些弱势群体做点什么。这时每个演员都有一种责任感,对剧中的人物产生感情,并无怨无悔心无杂念地去演绎剧中人物。

在场景上,我们严格按实景拍摄。全剧共270个场景,已超出正常电视剧场景一倍的数量。这对拍摄周期和资金都是个挑战,但我们坚持这样做。场景的真实对于我们所追求的纪实风格至关重要。我们不允许给观众一个雕琢的刻意的“剧”的感觉。真实的感觉是最有感染力的。

由于资金的限制,很多更好的想法都是显得不够到位。但我们各个部门都作了最大的努力。虽不完美,但我们努力了,观众给了我们最大的奖赏----节节高升的收视率以及热情真诚的来信赞扬。我们也是无愧我心了。现在我们心中无憾,只有感激。并决心继续将公益电视剧进行到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