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有条不紊 |
自学校多功能厅开工以来,一直在考虑给它起个象样的名字。随着工程主体竣工,内部装修也即将结束,名字虽然没有起好,但起名的主旨在心中渐渐明确:反映场馆主要功能,体现灵峰双语学校的办学理念,彰显灵峰独特的校园文化和人文底蕴。
自领导交待此项任务以来,脑海中曾出现过一系列的名字:“艺体大厅”——含盖功能不全,俗;
“灵峰综合厅”——大而空,无特色;“灵峰艺体中心”——空,偏,俗……
场馆建设的初衷,主要是解决学校功能教室不足,改善办学条件,培植学科亮点,为师生提供更加优秀的教、学场所。场馆建成后,既可做室内体育馆,进行艺体训练,又可召开学术报告,举行家长会、欣赏优秀影片等。
学校的前身——灵峰学舍——八十年前创办之初,就确立了“法孔孟、宗程朱,习艺于西,讲道于中”的办学宗旨,这与今天我们“为了学生一生的发展”而坚持的多元智能理论下的素质教育一脉相承,学校多年来注重传承古今文化,融合东西文明,我们的综合厅恰恰是集中展现这些教育成果的中心。一段时间以来,“综合”、“继承”、“发展”、“融合”等一系列关键词一直在我脑海中闪烁,孔子、孟子、陶行知、叶圣陶、杜威、加德纳等教育名家的形象在我脑海中晃动。今天上午,在和同事谈及此事时,我征求大家的意见,“我们的报告厅是叫‘六艺厅’、‘六艺堂’、‘六艺轩’、还是‘六艺馆’……”“对了,就叫‘六艺馆’!!!”
“六艺馆”全面反映了场馆的综合功能,取意我国古代的“六艺”教育思想,这是古代中国素质教育思想的萌芽,与学校校园内的“三乐亭”、“通灵楼”、“攀峰楼”等建筑遥相互应、相得益彰,同学校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为学生一生的发展而奠基的理念一脉相承,展现了新时代灵峰人传承文明,融合中西,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六艺馆”内墙的装饰将以孔子的“六艺”及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主题进行系统介绍,向学生展现学校丰富的人文内涵,为他们早日成长为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新世纪复合型人才”而施以润物细无声的熏陶。
附:孔子《六艺》
六艺之说有二:
(一)六艺者,礼、乐、射、御、书、数也。《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周代教育贵族子弟的六种科目。“艺”为“艺能”之意。即礼、乐、射、御、书、数。礼包含政治、道德、爱国主义、行为习惯等内容;乐包含音乐、舞蹈、诗歌等内容;射是射箭技术的训;御是驾驭战车的技术的培养;书是识字教育;数包含数学等自然科学技术及宗教技术的传授。其萌芽在夏代已见端倪,经商代,至周而逐步完善。“六艺”教育的特点是文、武并重,知能兼求和注意到年龄的差异及学科的程度而教育有所别。“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具之术,在大学阶段要深入学习;书与数称为“小艺”,是民生日用之所需,在小学阶段是必修课。当时,庶民子弟只给予“小艺”的教育,唯贵族子弟始能受到“六艺”的完整教育,完成自“小艺”至“大艺”的系统过程。“六艺”服务于阶级需要,但也反映了教育的普遍规律,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周礼.地官.保氏》:“保代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明史.选举志》:“生员专治一经,以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务求实才,顽不率者黜之。”
(二)六艺即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也。六经之名始见于《礼·经解》孔子之言,又见于庄子之书。盖为《易》、《书》、《诗》、《礼》、《乐》、《春秋》也。其后嬴秦焚书,《乐经》散失,仅存《乐记》一篇,乃并入《礼记》中,后遂有五经之名。
前一篇:支持与尊重
后一篇:哈佛,竞争残酷的大学(美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