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行为分析与教育对策》读后感

(2016-03-15 10:34:16)
标签:

教育

育儿

 

《幼儿行为分析与教育对策》一书由黄锐主编,对初踏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和需要进行理论提升的老教师来说都有很强的指导性,通过学习和借鉴这些间接经验,能使我少走很多弯路,在众多解决途径中摸索,因材施教。

  本书有以下几大亮点:

⒈内容案例贴近生活实际,突出教师和家长的实际需求,着力解决教师“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实际问题。

⒉系统性强。通过对幼儿问题行为和矫正策略进行系统性的梳理,能够帮助我们夯实理论基础,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特征和常见问题及对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⒊通过对幼儿问题行为和矫正策略进行实践层面的阐释和解读,本书能够帮助幼儿教师提升实际工作能力,能够对幼儿园常见的幼儿问题行为进行准确分析和独立处理,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研读此书,我个人也有一些心得体会,简单记录,谨备翻查。

一、幼儿行为的分析主要分为六大块:生活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品格行为、情绪行为、异常行为。我们通常所说的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在日常教学和活动中培养孩子在这六方面比较良好的习惯。

二、儿生活行为分析感想:

去年我带的班级是托班,因为幼儿年龄段小的原因,在幼儿生活照顾上所费的心力让我在这方面有更深的感触。

  巧妙运用故事、儿歌,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不良的卫生习惯有很多:有《幼儿行为分析与教育对策》中提到的“咬指甲”,更有很多吃手指、吃鼻涕、挖鼻孔、往嘴里乱放东西(地上捡的、床铺被套里揪出来的各种东西)等常见的不卫生甚至有安全隐患的行为。

为了使幼儿明白不良卫生习惯的危害、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的益处,我们在日常活动中可以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渗透,比如讲故事、念儿歌等方式,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这些知识。例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利用故事《细菌大王》、挂图、照片等对幼儿进行讲解,让幼儿知道任何事物的表面都布满了细菌。为了让保护自己不生病,我们就要在饭前便后勤洗手,把生吃的瓜果洗干净……讲故事这种方法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具有很强的感染性,使幼儿愿意不断尝试模仿,最终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⒉丰富幼儿经验、开阔幼儿视野,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幼儿行为分析与教育对策》中提到的“饭菜汤洒地” 、“不肯吃蔬菜” 已经很细致地对这类行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很多合理的解决对策。我在日常实践中还有自己的一个发现,略做补充。

幼儿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时期,是否养成和拥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幼儿的生长发育起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总有些幼儿偏食、挑食,甚至是厌食,还有更多的幼儿总是将饭粒往外撒(有些是用勺不熟练,但也不排除小部分幼儿趁老师不注意故意将事物倒到桌上以逃避吃饭),这些都是不好的饮食习惯。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像《幼儿行为分析与教育对策》中提到的那样,通过《大公鸡和漏嘴巴》、《小兔子的胡萝卜》以及古诗《悯农》等对幼儿进行节约粮食的教育,使幼儿明白粮食来之不易,要节约、不能浪费的道理。

同时,我们可以跟幼儿讲道理,告诉幼儿各种食物的营养以及与一些常见病的关系,以此来增加幼儿生活经验,开阔幼儿视野。例如,我会告诉幼儿长期挑食、拣食和厌食会使自己得不到充分的营养而生病,会对成长不利;我会告诉他们核桃、芝麻能促进大脑发育,水果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杂粮、糙米能为身体的活动提供能量……

孩子们总是不断给我们惊喜,他们是良好的“传道士”,他们向父母宣传,在饭桌上对伙伴宣传强调……这些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了解的知识,能帮助幼儿慢慢改正自己身上不良的饮食习惯,为小伙伴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自然而然地,良好的饮食习惯就养成了。

⒊营造合适的环境、氛围,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

  睡眠过程是大脑休息和调整的时间。睡眠能使之前消耗的能量得以补充,保持大脑皮层细胞免于衰竭,还能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达到新的平衡。由此可见,良好的睡眠非常重要。午睡时间,有些幼儿不睡午觉,有些幼儿则喜欢趴着或者蒙着头睡觉,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惯。那么,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呢?除了需要我们的耐心引导外,我们还应为幼儿创造良好的适合的环境氛围。例如在幼儿午睡时,我们应使周围的环境尽量安静、光线暗淡、空气新鲜等。

⒋榜样示范,家园合作,强化、巩固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

生活自理习惯也是生活行为中的重要环节。现在独生子女居多,爷爷奶奶的隔代宠,家长们爱一手包办,导致很多孩子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愿自己穿鞋、尿裤子、不会自己整理物品、做事拖拉……

要使幼儿拥有较强的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的习惯,我们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穿插各种强化训练,辅之以鼓励教育,对幼儿各种细微的进步及时发现和鼓励,同时不忘发挥同伴的榜样作用。例如,托班的幼儿由于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弱,不少幼儿不会自己吃饭,大部分幼儿进餐方面存在不良习惯,但班里总有那么几个能力强的孩子。在幼儿吃饭时,我们可以让自理能力不足的幼儿向能吃饭的同伴学习。

当然,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靠老师在学校的努力可不够,我们要联系家长,配合学校教育的步调,巩固幼儿的习惯,真正作到家园共育。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希望通过本书能找到那把解开幼儿的行为密码的钥匙,辅助幼儿实现全面、健康地成长。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在努力探究各种教育对策和技巧时,千万别忘记了——爱与尊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