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火烧桥沿着218国道继续前行,此时雨已经完全停了,四周依然是一望无际的辽阔。天边的云幕更加低垂浓厚,许多地方山峦整体被浓郁的白云被遮蔽,眼前的草原仿佛一直蔓延到天际,羊群倒像是天上飘落下来的白云,这里一朵,那里一簇,闲散而安祥地在草原上自由漫步,那种无拘无束的自在让人心生羡慕。
不久车子开始爬坡,在曲折如蛇的山间公路上盘旋上行,车窗外无尽的绿色在我眼前流动蔓延,好像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在吸引着我的眼球,让我一刻不停地盯着窗外,生怕一不留神错过了眼前的风景。快到山顶时前方出现了一段很长的防雪安全护栏,比之前在胜利达板上看到的长了近一倍。据说这段路是冰雪灾害多发地段,十月份之后经常因为雪阻而封闭,设置绿色安全护栏,是为了防止汽车冲下路基坠入山涧。护栏的高度大约有四、五米,可以想像出这里积雪的有多深。透过防护栏的空隙,我发现左边出现了连绵的山峰,山间云雾飘渺,美若仙境,赶紧让司机停车细看。司机说那边就是名闻遐迩的巩乃斯林场,巩乃斯镇就在山谷中。司机边说边找地方停车,车子还没有停稳我们就迫不及待地集体欢呼着冲下车。
我从防护栏下面钻出去站在公路的边缘,近处的山坡依然是过度放牧的印迹,牧草短而稀疏、沙石裸露呈黄绿色,有牦牛在山坡上吃草。放眼远山郁郁葱葱,墨绿和翠绿随山势随意蔓延,山间的白云像袅袅青烟轻盈萦绕,如纱如幔,又像轻轻铺洒在山顶和坡地上的薄薄积雪,泛着冷艳眩光,给整个山峦笼上一层淡淡的岚光,美若童话世界。山间的公路成“U”字型大角度顺着山势来回折返,气势磅礴……途中我们遇到成群的牦牛过公路,在安静等候的过程中调皮的司机突然按响喇叭。我吓了一跳,第一反应就是受惊的牦牛一定会四处逃窜,接着哈族牧民会上前找司机理论,心想这下麻烦大了……定神一看,公路上的牦牛淡定从容,依然按照自己的节拍不紧不慢前行,公路两边的牦牛依然边走边啃着青草, 目中无人、怡然自得。原来这里的牦牛已经学会和人类和谐相处,学会处惊不乱,这才是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真实而理想的画面啊。
带着满心的感动,我们来到了巩乃斯镇。巩乃斯位于伊犁河谷东端,这里自古便是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道。小镇以公路为街,在公路两边造了两排的平房作为店铺,从餐饮店到日用小商品店、特产商店一应俱全。镇上唯一一栋两层楼建筑位于森林公园入口处左侧,据说是当地最高档的旅馆兼酒店,散落在山谷草地上的一座座蒙古包就是这一带独特的蒙古包旅馆。公路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公路两边停满了各种各样的小汽车,大多数是自驾车到此旅游的。我们在此稍作停留,在森林公园外边溜达了一阵子,看看天色不早就沿着巩乃斯河谷去那拉提镇。
巩乃斯河顺着山势一路欢腾,热情地陪伴我们一路前行。不久太阳钻出云层把温柔的余晖洒遍山谷,河面上金光粼粼,河边的云杉林从河谷一直生长到山顶,在沿途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风,将尘世的喧嚣和浮躁挡在重重绿荫之外,将绿色的河滩草地完全交给牛羊,使这静谧的河谷完全成为它们的天堂。站在河谷的草地上,我似乎又回到了喀纳斯河谷,这山这树这水甚至这空气是那样的相似,不同的是水的颜色,喀纳斯的水就像蓝天融化而成,而这里的水有点浑浊,大概是刚刚下了一场大雨的缘故吧。
我们迎着夕阳继续沿河谷前行。三十几分钟后公路离开河谷转向右边进入那拉提境内。那拉提属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据说是近几年新开发的旅游景点。此时夕阳已经隐退,天色渐渐暗沉,而沿途的风景让我们惊叹不已。这里山峦起伏,绿草如茵,近处芳草齐膝,五颜六色的野花像天女打翻了花篮洒得遍地生香,给草原涂上绚丽的色彩。白色的哈族毡房零星散布其中,淡淡炊烟在暮色中升腾,给草原增添了灵动的气息。河谷两边胡杨白杨柳树榆树参差成林,河对面的山坡缓缓倾斜如波浪起伏,远山如黛直插云天……“三面青山列翠屏,腰围玉带河纵横”,眼前的风景宛如一幅天然的立体画卷,让人由衷生发感慨。难怪人们常说没到过新疆不知道祖国的辽阔,没到过伊犁不知道新疆的美丽。
从巩乃斯到那拉提,虽然是跑马观花没有深入林场和草原的腹地,但我已经完全被眼前这难以尽述的山水画卷和神奇变幻的绿色世界折服,完全无法想像名闻遐迩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又该是怎样的美丽。

















2013.6.重新修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