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学第一周,琐事繁杂,校办却通知必须在本周内交一篇以爱心为话题的教学案例或心得体会,明天是最后期限了,不想抄袭,只好随便写一篇心得体会交差——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苏藿姆林斯基也强调,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馨,才能点燃他们追求上进的希望之火。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曾经有位初三学生,上课从不带书,还时常讲话、做小动作。班主任说自己对该生已经彻底失望。我常常找他谈心,当时只是想他遵守课堂纪律,让自己的课好上些。他告诉我自己实在是听不懂,所以干脆就不听了,有时实在感觉无聊,所以就讲话、做小动作解闷,反正他爸爸妈妈也习惯了,忙于生意,从不管他。我忽然想起一句戏言:后进生才是真正的好学生,因为他们每天都在课堂里煎熬……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哦。他又告诉我其实我的课他能听懂,但是又觉得反正其它课都不行,一门功课学好有什么用,干脆都不学了,只想混到毕业。我告诉他知识的积累是从点滴开始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也是无数零星文化知识的积淀,希望他试着认真听我一节课,实在不想听,特许他看我订的《读者》,还随手将杂志递给他。我发现那节课他真的在听,《读者》有看、是课后在看……后来他终于对政治和历史产生了兴趣,还自费到省委党校进修……
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哲人说:“教育事业是一首诗,教师的职业是一首歌。”我却认为,世界上最动情的字眼有两个:一个是母亲,一个是教师。母亲能给予的多是在情理之中的,而教师能奉献的却往往是意料之外的。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恋,当教师主动地、真诚而反复地向学生传递“爱”的信息时,它就会激起学生情感的“回流”。爱架起了教师和学生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它是一把钥匙——一把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
爱和教育并存在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存在着。教师的爱对学生来说是生活和谐的最重要的心灵密码。老师的快乐和幸福是学生给与的,老师的尊严和荣誉也是学生给与的。老师的爱可以温暖学生的一生,照亮他们的一生。因为教师爱学生,才有无数个爱的故事在心中永恒;因为学生爱教师,才有教师幸福的、甜蜜的事业追求。爱是永恒的话题,在教育的天空爱是永远的主旋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让我们共同架起爱的桥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在秋季开始我们新一轮的耕耘,用爱的甘霖辛勤浇灌、精心培育,共同迎接盛夏的累累硕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