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翻看旧相册,无意中发现自己曾经的女红作品居然星星点点散落其间,仿佛一个个久违的老朋友在夏日里奇迹般邂逅,许多甜甜的回忆瞬间涌上心头,在周身慢慢膨胀、蔓延,内心倾诉的欲望顷刻滋长、汹涌——
在我的记忆里,以前我们全家人的衣服从里到外都是妈妈的杰作。我读小学一年级时,家里买了一台缝纫机。从此,妈妈如鱼得水,她和爸爸穿旧的裤子上下一调整、里外换一下就成了新裤子,实在不能再调整的就加工成我和弟弟的裤子。而她的旧衣服,里外一翻、加上花边、绣上几朵小花就成了我的漂亮时装。在那计划经济年代,托巧手妈妈的福,我们一家人永远衣服光鲜、令人羡慕。
妈妈说小孩子长得快,因此我们的衣服总是做大一号,我们让她改小些是绝对说不通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乘妈妈上班时悄悄学会操作缝纫机,然后把衣服裤子悄悄改小。弟弟发现我的秘密后也让我改,某天妈妈发现了一脸的无奈,但我发觉她眼里盈满笑容……
妈妈曾经说她迷上做衣服是因为我。那时小孩的服装难买,做小孩衣服的工资可以再买一块布料,而且常常得等好几天才能拿到成衣。于是她买书自学,终于成功。榜样的力量真是无穷。后来我也学妈妈,宝宝的衣服自己看书做。当一件件漂亮的童装招来无数的赞美,我的信心大增、一发不可收,很多自己的服装由此诞生。同时,替女儿小木或钩或织的衣服、鞋子、手套等像变魔术似的花样百出,靓丽了女儿的童年。尤其是那些用开司米或羊毛、兔毛钩的小鞋,更是人见人爱,曾经成为朋友赠友人的礼物飘洋过海到美国……外婆心花怒放说“我们家的女人真是像种”;婆婆笑逐颜开说“我们家讨了一位巧媳妇”……
纵观历史,女红属于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环,主要是指女子的针线活方面的工作,像是纺织、编织、缝纫、刺绣、拼布、贴布绣、等等。我国三千多年的农业社会,形成了男耕女织的传统,女子从小学习描花刺绣,纺纱织布,裁衣缝纫等女红活计,在江南一带尤为重视。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社会对于女性的要求,夫家对于择妻的标准,都以“德,言,容,工”等四个方面来衡量之,其中的“工”即为女红活计。
令人遗憾的是,随著时光的流逝,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机械化替代了手工活,女红也因此受到很大冲击,原本做女红活计必备的那些女红用具如:剪刀熨斗针线盒,顶针量具绕线板等等,都早已淡出人们的生活,退出历史的舞台,逐渐被人们遗忘甚至抛弃。
现在,我的巧手妈妈基本不做衣服了。常常沉迷于电脑、书籍的我就更不用说了。缝纫机“长眠”阁楼,而自己那些曾经的女红作品大多随岁月烟消云散……去年,我挡不住市场上色彩缤纷的羊绒线的诱惑,“重操旧业”,为小木织了两件高领套衫,为自己勾了一件披衫。老公见了欣喜万分,说仿佛时光倒流,看着我静静地织毛衣的神情感觉好温馨。他说那些美丽的小鞋子怎么都送人了、不留一双作纪念呢?要不你再钩一双送给我?上个月我真的钩了一双红色镶黑白花的小鞋,刚巧被外甥女(堂姐之女)撞见了,她喜出望外,鞋子转眼到了她宝宝胖嘟嘟的小脚丫上……
岁月悠悠、思忆绵绵。这些大多已经变色的老照片记录了每一个快乐的日子,每一张都是我对女红久违的回忆……
相关文章:《 织毛衣的日子乐悠悠》(2006-08-31 14:06:07)}
《忆“春风”》2006-09-24
19:15:48)
附图:烟雨江南部分女红作品图

1.红色开司米菠萝花钩针背心
2.粉、紫双色兔毛提花内衣(棒针作品
1986年)

1.开司米芝麻花帽子(棒针作品)、宽螺纹带边帽子(钩针作品)、双股双色绞花毛线衣(棒针作品 1986年)
2.粉色兔毛绣花镶珠作品(1993年)
3.粉色羊毛镶花套衫,领子、袖口钩花边(1988年)

1.开司米绣花小手套(钩针作品 1989年)
2.开司米花帽子(钩针作品 1993年)

1.金丝绒镶亮片小马甲、白衬衫、红蝴蝶结(缝纫作品 1994年)
2.钩针小花鞋(1988年,当时小木两个月大)

1.花亚麻仿正宗套裙(缝纫作品 1992年)
2.细马海毛镂空花套衫(棒针作品 1990年)

1.粉色“冰丝”镂空披衫(钩针作品 1993年)
2.黑白双色开司米马甲(钩针作品 1987年)

羊绒披衫(钩针作品 2007年)
诗仙妹妹浩友玉汝赠诗:
一
《久违的“女红”》静静诉
温馨的点滴目目历
贤妻种种,慈母暖暖
家珍如数
女人的一生用爱走过
姐姐的美文如饴
妹妹的感触良久
愿时光的荏苒
酿一坛绵醇的酒、芳香的茗... ...
二
飞逝的光阴,光阴在感动;
走着的岁月,岁月正流香;
共度的时光,心香阵阵芳... ...
三
食君美饴,今夜无眠
感触良久,君能安否
我亦无眠,凝眸屏前
烟雨纤指,寤寐难求
江南文辞,唯独无偶
涓涓细流,幸福绵绵
摄影周哥哥赠诗:
文武兼备才艺秀,
青春岁月再回首;
大小西施齐上阵,
睹物思人真情留。
玉汝、冰清、江南三人转诗选:(快乐才是硬道理
~~~)
冰清玉洁——
欣赏“回味”是享受,
纷纷“致敬”兜一圈;
烟雨汝汝均可爱,
忙煞三人团团转。
无奈身在俗世间,
唯有梦中可寄情;
博上冷暖两相知,
千言万语在我心。
烟雨江南——
三人团团转
烟雨心惶惶
节拍跟不上
飘飘在云端
浩友玉汝——
快乐行如风,
三人影向前。
心甜比蜜浓,
笑语诗翩翩。
依旧快乐行如风,
开心三人影向前。
兄妹心甜比蜜浓,
嘻嘻笑语诗翩翩。
博网游弋为君痴朝暮
诗意泱泱无休止步难
其乐融融心上过良宵
此中真意经年思绵绵
冰清玉洁——
半夜诗人满天飞,当年李杜又奈何?
驻足忘返无眠夜,堪称博上欢乐歌。
烟雨江南——
一
周大诗人横行,网上慷慨长吟
但使李杜在世,难敌玉洁冰清
二
昨夜和风伴烟雨,兄妹殷殷转声急
热情似火夜不寐,天涯同唱留传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