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雁荡山匆匆游

(2008-01-13 22:43:31)
标签:

文学原创

周末出游

同学欢聚

南雁

休闲

分类: 旅行散记
              南雁荡山匆匆游
               (南雁  云关   图片来自网上)
 

南雁荡山匆匆游

 

    上周日下午二时许,我们十位高中同学开着五辆小车从县城出发,兴冲冲地奔赴南雁。本来打算直奔南雁以北的农家小院聚餐,可是到南雁宾馆时不到三点、时间尚早,我们便让新上任的旅游局长(同学)带我们进景区溜达溜达。

    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其山中”。南雁对我们来说何尝不是如此。因为它在我们家乡附近,离我们读书的学校步行也只需40分钟左右,学生时代经常去玩,去得多了,对周边的美景便熟视无睹。我们从来没有认真游过、欣赏过,每次都是嘻嘻哈哈自得其乐,或爬通天洞、或钻一线天、或在瀑布下玩水……完全随心所欲。

    我和“医生”并排坐在缆车上,看着周边熟悉的景色,脑中灵光一闪,忽然想起十年前也是这个季节,我和老友雨儿一起坐缆车的情景——

    那年冬天,我回乡开初中同学会。到南雁景区时,我才知道景区缆车已竣工并投入使用。虽然在其他景区常常乘坐缆车,可这是在家乡的景区,又是新建的缆车,感觉自然不一样。我和老友雨儿并排坐在缆车上,望着右边的碧溪渡,一起回忆以前乘竹排或小船过渡、戏水的情景,聊着聊着,心中感慨万千……

    “先生、女士,要拍快照吗?”前方摄影者招揽生意的声音,把我思想的野马又拽回现实。我还没有开口,前面的“冬瓜”一个劲地回答:“要的、要的,就拍我后面的那一对”(指我和“医生”),摄影者趁机举起快照相机迅速按下快门,惹得同学们开怀大笑。

    到会文书院时,随行的局长秘书已经关照茶馆泡茶等候,于是我们一行人稍作歇息,看看时间不早了,局长建议我们去看一个刚开发的景点——幽谷藏春。听听这名字就够吸引人的了。于是,我们急急前行,沿着卓笔峰左侧的山间小路拾阶而上。

    这条石头砌成的小路以前真的没有走过,可是,从路况分析,它应该很早以前就存在,为什么我们就没有发现?局长解释说,以前只有砍柴的山民行走,后来砍柴的人少了、路上杂草丛生很难发现,最近有探险者发现了“玉女梳妆”景点,他们经过考察、路面修缮清理才逐渐成型。

    前面的同学急于看“玉女春色”快步如飞,后面穿着高跟鞋的伟一个劲地叫嚷爬不动,无奈,我只好一步三回头关照她,间或歇下来看看周边的景色,只见峭壁环抱中的幽谷在暮色中,像笼着轻纱的山村少女,恬淡沉静、清丽绝伦……

    穿过一个小山洞,绕过一处崖石,前方的同学突然惊叫:啊,美女梳妆啦!我匆匆挤上前,只见山顶峭壁旁边一块小岩石面对峭壁(镜子)、发髻高耸,在夕阳的衬托下,美轮美奂,活脱脱的一副“玉女梳妆”图,而我们则成了如假包换的偷窥着。至此,我终于明白“幽谷藏春”的真实含义了。

    “真是造化钟神秀”啊!我由衷地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由衷地敬佩景区取名者的灵感和才智。

    天色渐暗,我们一行人带着无限的感慨,匆匆赶往碧溪渡……

 

 

附:烟雨江南自己拍的几张照片

 

 

                 南雁荡山匆匆游

                     (缆车   车上为调皮的“冬瓜”和“年糕”)

 

 

南雁荡山匆匆游

 

(会文书院内景   左侧是卓笔峰   儒教圣地   照片中是“爬不动”的伟   照片模糊处理)

 

 

 

                      南雁荡山匆匆游

 

                        (幽谷藏春   对面便是仙菇洞   道教圣地)

 

                      南雁荡山匆匆游

 

                                  (玉女梳妆   够像的吧)

 

                      南雁荡山匆匆游

                          (观音洞  佛教圣地   下面是“局长”的背影)

 

                      南雁荡山匆匆游

                         (沉沉暮色中的碧溪渡  他们在向拍照的烟雨江南招手呢)

 

浩友玉如赠诗:

 

烟雨濛濛玉汝惜,时光荏苒无返兮。
幽谷探春玉女妆,南雁荡山佛道伊。
快步飞见女亦春,偷窥藏春钟神秀。
日落天暗行色匆,北辞山岳往碧溪。
道是景语皆情语,南雁冬游自迷离。

 

 红柳朝阳赠诗:

 

北雁好峰南好洞,
荡山遥遥相守望。
玉女梳妆春藏谷,
欲探玉女未有期。

 

南雁风景链接:

 

 南雁荡山位于平阳境内,距温州市区87公里,离平阳城关32公里,总面积97.68平方公里,北部明王峰,上有泥塘沼泽,秋冬大雁在此栖息,且与北雁荡山遥望相对,故名。风景区以秀溪、幽洞、奇峰、景岩、银瀑、石堑为六大特色,有“浙南第一胜景”之称。与北雁荡山、中雁荡合称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属山岳型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

  景区山岳由浙闽边界的洞宫山山脉延伸而来,多在海拔500米以上,迂折蟠回,北部以明王峰为主峰,海拔1077米。九溪汇流,中贯溪滩,山水相映。分东西洞、顺溪、东屿、畴溪和石城5个景区,有67峰、24洞、13潭、8瀑、9石之胜。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7.9C。

  南雁开发始于唐代中期:盛于五代、两宋。唐宗室李皋任温州长史时,曾作《游南雁荡山》诗。《方舆胜览》载:五代时高僧愿齐“闻平阳明王峰顶有雁荡,天晴则钟梵相闻”,遂“杖锡寻访,结茅其间”。吴越王钱氏“因建普照道场,尽以平阳一乡之赋赡之。”北宋时建会文阁,后称会文书院,南宋理学家朱熹曾来此讲学,一时人文荟萃。据史料记载,人文景观仅就古建筑而言,就有13古刹、18庵、12院、3亭8堂、2洞2楼、1庙1坛。儒、释、逍三教遗址四布,历代摩崖石刻碑记林立。而闻名的顺溪古居,畲乡的独特民俗,则更富地方特色。

  人云“北雁好峰,南雁好洞”,所谓好洞,仅以东西洞景区而言。其实从全景区总体分析,南雁溪流纵横,滩潭四布是构成山明水秀的根本原因。故就自然景观而言,溪滩、幽洞、奇峰、石堑、银瀑、景岩可称为“南雁六胜”,就人文景观而言,这里的儒教、佛教、道教汇集在东西洞一个景区里,可你‘三教荟萃”。因此,“三教九溪”是南雁荡山风景名胜特色的主要概括。

  l. 九溪汇流南雁荡山由于地质构造运动的作用,地形切割较深,山水冲泄、均匀分布有九条溪:怀溪、郭溪、畴溪、顺溪、青溪、岳溪、雁溪、蒲溪、碧溪。这九条溪流都处于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的鳌江上游,并在风景区胜地——南雁镇汇流向东,然后入东海。九溪如碧带,另加规划的王公湖、知音湖、龙湫湖、钓翁湖成面状水景,正是“山因水活,水随山转”,“以山得势、因水成景”。线面结合、水光山色、相映成趣。多数溪湖可乘竹筏、划船,为风景区生色增彩。

  2.“三教”荟萃始创于宋的会文书院属儒教,观音洞、云祥寺属佛教,仙姑洞、三台道院属道教。“三教”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缩影,是传统文化特色旅游的重要内容。“三教”荟萃在一个景区,是非常罕见的。

  3.幽洞、奇峰、石堑、银瀑、景岩具备南雁具备多种景观地貌,有崩塌幽洞。如观音洞、仙姑洞;有隆起的奇峰,如铁嶂峰、画眉峰、华表峰、东南屏障(锦屏峰);有因水流沿软硬岩性相接和断裂发育部位不断侵蚀而形成的各种瀑布,如大龙湫、白云瀑,有断裂剥蚀的石堑,如石城街、一线天,两仙对奕(醉翁岩)等天然雕塑60多处,呼以人名、物名、兽名、栩栩如生。

  4.风景建筑与民居具有浙南闽北的独特风格据史料记载,就建筑而言,就有十三古刹、十八庵、十二院、三亭八堂、二祠二楼、一庙一坛。通过这次调查分析因这里地处山区,以往交通不便,多风雨,于是能工巧匠辈出,就地取材,因村致用。建筑多木构、石构、竹构,出檐深远,除庙宇外,均用水、石、竹本色,素朴大方,如东门、山门古街、合乡青街的半面街、顺溪多进环廊庭院式民居等,连以梅岭、蒲岭、凤岭块石嵌野草的古道,类型繁多的石桥、满水坝,使这少许的人工环境与自然风景环境浑为一体。

  5.浙闽风情、畲汉混居有浓厚的浙闽民俗风情,区内大多数人讲闽南方言,畲族汉族混居,到这里旅游,使人感受到清新的异族情调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